中医临证经验辑要

我于杂病诊治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辨证、遣方、用药经验。本文首先从总体上概括了他对杂病诊治的指导思想和用方原则;并具体介绍了对疑、难、重、顽、怪证的诊治心法,最后总结了对肝炎、暴聋、暴哑、暴盲、水肿、眩晕、癃闭、肥胖、咳嗽、牙周炎、白发脱发、老人便秘等病症的诊治经验。本文在总结介绍这些经验时,主要突出了理论认识和辨证、遣方、用药特点。力避泛泛之谈。因而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得与常规、常法等量齐观。

1. 强调辨证辨病相结合

辨证本质上是从哲学的高度通过宏观现象去把握疾病这一事物的客观存在和演进规律。对运用现代检测手段无法找到具体病因,病情又客观存在的疾病的诊断,尤有特殊价值。但辨证的总体认识还是停留在宏观水平上,对微观变化缺乏具体、精确的把握。现代意义的辨病,凭借科学检测方法,对某些病变的病因、病理认识深刻、具体,但过于强调可见性客观存在、 在某些方面又不免陷于机械唯物。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既在宏观上把握其规律,又在微观上认识其特性,指导我们精当地选方用药和准确选择治疗方法。

2. 主张灵活化载成方

前人、他人创制的每个医方,都包含着一具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活泼灵魂,只有灵活化载,才能使原作者灵魂得以生动体现, 一切前人、他人的经验才能重获生机。机械照搬,无异刻舟求剑,必然导致形似神非,经验不验。

3. 治实务要开张邪路

凡邪实之证,只有迅速排除邪气,才能尽快实现病情的缓解和机体的康复。若邪无出路,必闭而生变。故遣方用药,或通二便, 或开表卫,事先都应考虑邪气的出路,才是最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4. 治杂病重在调理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

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摄、化、贮、调、泄有赖脏腑协同配合,脏腑功能失调, 会导致气、血、津、液发生盈、虚、通、滞的病理改变。而气血津液一旦发生盈、虚、 通、滞的病理改变,也必然影响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这在杂病中尤其多见。故治杂病当重视调理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

5. 疑证重在辨伪识真

一切本质难以把握的疑证,诊治过程中, 关键是辨伪识真。他将疑证分为:矛盾不典型,寒、热、虚、实难明;矛盾激化,假象掩盖真象; 现代检测找不到确切病因三类。对矛盾不典型者,主张运用景岳探病法去识真; 对矛盾激化者,主张详察舌、脉和借用现代检查去辨伪;对现代检测难明病因者,主张以辨证去把握其规律。

6. 难证重抓主要矛盾

难治之证大多矛盾错综交织,治当先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一经解除,次要矛盾多可不药而自化,纵不自化,解决起来也易于措手了。倘各方兼顾,反彼此牵制。

7. 重证当知标本缓急

重危之证,多正气大虚,或邪气盛极,病临险境,最易倾覆。正气大虚者,急当固本,以留人治病。邪气盛极者,急当救标,为续治创造条件。还应中西两法并用,共同帮助患者度过危重关头。

8. 顽证当知出奇制胜

凡经年累月,久治不愈的病症,大多经过四处求医,八方觅药的复杂经历,非常规辨证、常用方药、一般剂量所能建功,当考虑出奇制胜。出奇制胜的关键在于知常达变。出奇不等于盲目标新立异,也要有理论支撑点。

9. 怪证当知守常不乱

疾病变象万千,其内在病理机制,总不外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发生盈、虚、通、滞异常改变。一切奇情异状,闻所未闻的怪证也不例外。所怪者,表现形式而已。只要运用四诊去认真检查,以辨证论治去指导诊断用药,怪证的诊治并不十分困难。切忌脱离中医理法,以怪应怪。

10. 特重肾命之阳,尤长补火益元

阴无阳不化,精无阳不成,血无阳不生。由于世人养生不谨,医界过用寒凉,内伤久而耗真,故杂病中阳虚者过半。其病理影响是使脏气虚衰,浊阴堆积。补火益元可以重新激活并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排污去废和自我修复能力。补火重附子,益元重人参。

11. 病毒性肝炎诊治经验

对本病在病因上要特别着眼一个“毒”字,在病机上要特别着眼一个“滞”字。湿毒侵渍是因,气滞血瘀是果。并以阴阳分类,以初、中、末分期论治。各类性质不同、各阶段矛盾主从不同。治疗原则,治疗重点亦迥然有别。阳黄当通腑泻热排毒,阴黄当健脾化湿排毒。初期重在解毒;中期解毒与化瘀并重;后期重在化瘀。方治各不相同。

12. 暴盲、暴聋、暴哑诊治经验

此论系大寒袭人、直中少阴一类。诊断要点在有感受大寒史和脉沉细。其共同病机在上窒窍隧,下闭肾气。治用麻黄细辛附子汤。

13. 前列腺肥大诊治经验

此论系阳虚湿滞一类。诊断要点在舌胖、苔滑。其核心病机在阳虚气化不及,水湿潴留凝聚。治用真武汤。

14. 老人便秘诊治经验

老人便秘以气虚、血虚、阳虚、气郁四类为多见。气虚者病变中心在脾肺两脏;诊断要点为秘而不燥,肛门坠迫,排便无力,舌淡脉弱;中心病机为气推运乏力;治当益气行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血虚者病变中心在肝;诊断要点为面、唇、舌皆苍白无华,脉细、便燥;中心病机为肠失濡润;治当养血润肠;方用一贯煎化载。阳虚者病变中心在肾;诊断要点为形寒肢冷、脉细而沉;中心病机为阳虚寒凝;治当温阳化气;方用真武汤化裁。气郁者病变中心在肝与膜腠,诊断要点为胁胀心烦,脉细而弦;治当疏郁行滞,方用小柴胡汤化裁。

15. 眩晕诊治经验

此论系浊阴上泛一类。诊断要点为舌苔白滑或黄腻;中心病机为湿阻气化,浊阴上逆;治当化气行水导浊。方用定眩饮。

16. 水肿诊治经验

此论系阳虚气化不行一类。诊断要点为肢冷便溏,脉沉细;中心病机为阳虚水溢;治当温阳化气利水;方用麻附五皮饮化裁。

17. 肥胖诊治经验

本病主要有中焦阳亢,下焦阳虚两类。中焦阳亢者,诊断要点为多食易饥,六脉盛实;中心病机为阳亢气盛,多纳善运;治当清胃泻火;方用白虎承气汤化裁。下焦阳虚者,诊断要点为舌胖苔滑,脉细而沉;中心病机为阳虚湿滞;治当温阳利湿;方用真武汤化裁。

18. 白发、脱发诊治经验

白发、脱发以痰滞、血瘀、气郁、气虚多因素复合所致为多。其中心病机为精血不足,阳虚痰凝;治之要,在养血填精,温阳益气,化痰通络;方用乌须生发饮。

19. 咳嗽诊治经验

治咳嗽的要点,在“气”、“津”二字上。可分新咳、 久咳、老嗽三类论治。新咳的诊断要点在辨明感邪性质;治之要,在祛邪宣肺。久咳以气滞津郁为多,治当针对不同病因、病性、病机,气津并调。老嗽当辨明脏腑寒热虚实而调之,治脏腑本病则气自畅,津自行、不治嗽而嗽自止。

20. 慢性牙周炎诊治经验

本病诊断要点在牙龈脓血并溢,久久不愈;中心病机为湿热阻滞、酝酿成毒;治之要,在去其郁陈,畅其气机,解其邪毒。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