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之气与先天之气的奥秘

在丹道修炼里,“气”是个关键词。但这个“气”啊,可不是咱们平时呼吸的那个气,它分好几种呢。首先说说“后天之气”。

后天之气:生命的燃料

后天之气,简单来说,就是维持咱们日常生命活动的那股能量。就像汽车需要汽油才能跑,咱们的身体也需要这股气来支撑。李涵虚真人说了,这后天之气有两种:一种是可以用来修炼内丹的,另一种就只能用来生儿育女、维持日常生命活动。后者嘛,因为太浑浊,咱们修炼时基本不用理它。

咱们刚出生时,那股纯净的“元阳真炁”藏在肾间,通过呼吸和经络滋养全身。但随着年龄增长,这股气会逐渐消散,被日常呼吸一点点消耗掉。所以啊,修炼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如何凝聚和利用这股后天之气,为接下来的修炼打下基础。

但是,仅仅靠后天之气是不够的,咱们还得找到那更为纯净的“后天的先天之气”。这玩意儿藏在哪儿呢?主要在下丹田和上丹田。下丹田里的“真阳铅炁”,上丹田里的“木液汞精”,都是修炼的好材料。通过凝神入炁穴,意息相依,让坎离相交,就能产生玉液津精,滋养身体,这就是“后天的先天之气”的妙用。

不过啊,这玩意儿虽然好,但还不足以让我们脱胎换骨,成就仙道。咱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去寻找那真正的“先天之气”。

先天之气:修炼的金钥匙

“先天之气”,听起来就高大上,它到底是啥呢?简单说,就是咱们出生前那股最纯净、最原始的能量。这玩意儿可不容易得到,得通过极度的虚静才能达到。就像道德经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到了那个境界,先天之气就会自然涌现。

这先天之气啊,藏在咱们的玄关里,分为上玄关和下玄关。上玄关藏着神光,下玄关藏着真炁。修炼到一定程度,玄关一开,先天之气就冲出来,跟咱们的神意合一,这时候,才是真正的修炼开始。

修炼丹道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从后天到先天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得从后天之气开始,一步步凝聚成后天的先天之气,再进一步找到真正的先天之气。这个过程啊,就像爬山一样,得一步步来,急不得。

而且啊,修炼过程中还得小心那些误区。比如有些人误解了“阴阳双修”的意思,跑去搞些歪门邪道,那可就惨了。真正的阴阳双修啊,是修咱们自身的阴阳,不是去找什么外在的鼎炉。

所以啊,修炼丹道得有个好心态,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别急着求成,更别被那些歪理邪说给带偏了。记住啊,修炼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咱们修的是心,炼的是气,最终求的是那份超脱与自在。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人的存生其实都是凭借一口气,所谓“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因此说人死也叫断气,而评判一个人的生死,通常是以手探鼻息,若无鼻息则命绝矣。当然现在医学有心脏复苏等手段不提。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干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太极图说

早在很多年前,《太极图》已阐释了人的构成,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后有宋代周敦颐曾据此书作了《太极图说》以做阐释。

何谓二五之精?其中二为偶数属阴,五为奇数属阳,二五之精实则男女交媾。之后胚胎在母体中自立太极,而太极又判为阴阳。胚胎至出生前都寄居在母亲体内,依靠脐带获取营养,胎儿借母亲的呼吸而呼吸,因此这时胎儿的气在脐带中出入,成为炁,称先天。

脐带

十月怀胎分娩,婴儿呱呱落地,脐带剪断之后,婴儿的气便再无法从脐带出入,不得不转为口鼻往来,这时候的呼吸是外界的空气,也就是所谓的后天之气。

很多人感觉炁的概念有点虚无缥缈,完全抓不住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其实就连后天之气我们同样无法感觉,唯独吹气球时能够采集空气。而先天之炁更是难以形容,换个角度来讲,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在某时某地突然发现自己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爆发出极强的力量或者异能,如果有,那么这就可以理解为炁。既然人出生之后都是呼吸后天之气,那么先天之炁还存不存在于体内,会不会流逝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先天之炁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殆尽,此时人的抵抗力免疫力记忆力等都开始下降,而所谓的修炼者其实就是减缓先天之炁的流逝。

阴阳

而气则简单得多,日常所见均是气的范畴,所谓呼吸便是气。当然也有一些称气的地方,已经准确地讲是用错了,比如在风水里面的气场,严格来说就应该是 “炁场”。

先天的祖炁是隐藏于祖窍的,诞生之后化为后天,所以便有了“炁”和“气”的先天后天区别。先天炁隐藏于祖窍不可见闻,而后天的气从口鼻出入,能可见。

祖窍

祖窍位于二目的中心内,这个部位中间虚悬一穴,也是世人生生受命之处。诸多门派都认为祖窍既是炼性之所,也是立命之根。所以大都要求“意守祖窍”,而“安神祖窍”的目的,其实就是“翕聚先天”,合拢,收敛先天之炁的意思,所以大多练气都是收视反听,以后天返先天。

道炁长存

练习气功必然要弄懂何为先天之炁,何为后天之气?如果不懂气的来源和运行的原理,盲目练习是不会有长进的,所以本文试从实修角度来分析一下先天之炁和后天之气跟气功修炼的关系。

首先我们谈谈先天之炁,《晋书·天文志》云:“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上,皆须气焉”,《老子·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认为,宇宙诞生之初即有“炁”的存在,炁分阴阳互相作用而诞生了宇宙,这和现代科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相通的。唯一不一致的是,现代科学理论认为,必须要有一个质量密度很高的粒子才会产生大爆炸,也即是所谓的“上帝粒子”。而中华文明认为,一切都来自于虚空,来自于阴阳之炁的相博而产生的。这就是实证科学和感性哲学的区别。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的理论是建立在炁一元论的基础之上的文明体系,中华文明的源头就是炁,无论政治、军事、建筑、教育、文化、医疗、生活等都离不开炁一元论。之所以分先天之炁和后天之气,是因为易文化的理论。据说古代有三易,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周代的周易。连山归藏都已失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周易,据说是周文王被囚羌里所著。周文王演易八卦到八八六十四卦,用以占卜国家大事和民众的生活俗事,故流传至今。书中有伏羲先天八卦图和文王后天八卦图,先天后天一词即源于此。古人认为,先天之炁诞生于宇宙之始,运行于天地之间,制约着天体宇宙人间万象,运行在人体的经络之中。母亲十月怀胎未分娩之时,腹中婴儿受先天之炁滋养,出生以后饮食母乳食物,则是从先天环境逐渐过度到了后天环境。而我们修炼气功则是后天返先天的过程,故张三丰在《无根树》一文中言道:“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所以,我们练习气功,需要练习先天之炁,吸收先天之炁才能养生祛病,延年益寿,长生久视。而先天之炁来自于虚空,当从虚空中求得。所以练习气功要求放松身体,放空心灵,以求天人合一之高级气功状态,与道相合,是为练虚合道之意也。故有句话说:“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是大道”。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