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花与麻醉有何渊源?
曼陀罗花第一次被收录的本草著作就是《本草纲目》。“曼陀罗”是一个外来语,源自梵语(Mandala)。《中国药典》命名的正式中药名是洋金花。
相传此花令人笑
洋金花来源于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的干燥花,又叫南洋金花。
20世纪50年代的老电影《李时珍》中,有一段李时珍找到洋金花后欣喜若狂的情节。
确实,李时珍在著书时会亲身实践,只身进入山林寻药试药,他就曾亲身尝试曼陀罗的药性。李时珍是第一个把曼陀罗收录到本草著作中的人,列在《本草纲目》第17卷毒草,而且附有绘图。
李时珍对曼陀罗有生动的描述:“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对此,他半信半疑。为了解开这个疑惑,他自制了曼陀罗酒,一杯下肚,果然出现了幻觉,但和传闻并不完全相同。他喝了之后,不由自主地就想模仿别人,看到别人笑自己就想笑,看到别人跳舞,自己也想跟着跳舞,简直无法控制自己。
曼陀罗需求量大
中医认为洋金花具有平喘止咳、止痛、解痉等功效。
明代《外科十三方》记载的立止哮喘烟,主药就是洋金花。民国时期,有一个戒毒药方“风茄花戒烟方”,用于鸦片类药物戒断综合征。风茄儿是《本草纲目》中给曼陀罗花的别名,它的叶子像茄子叶,李时珍已经留意到曼陀罗与茄子的关系了。按现代植物分类,它们都是来源于茄科的植物。
茄科曼陀罗属(Datura)植物全世界有16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种,除《中国药典》收录的白花曼陀罗外,还有毛曼陀罗D.innoxia Mill.、曼陀罗D.stramonium L.和木本曼陀罗D.arborea L.。
洋金花花冠管呈漏斗状,颜色主要为白色,果实呈球形或扁球形,表面凹凸不平。这种植物可以长到1~2米高,木本曼陀罗可以长得更高,有的城市把它作为观赏花卉来栽培。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引用《法华经》记述。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传法时,天上下起了曼陀罗花雨。“曼陀罗雨”成为佛法传播和佛光普照的象征,简称为“花雨”。
我到泰国考察时见到了漫山遍野的曼陀罗花。那里是“佛教的国度”“花的国度”。清迈是泰国北部最大的历史文化名城,曾经举办过世界园艺博览会。清迈寺庙众多,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金色的庙顶。不少寺庙旁盛开着木本曼陀罗,有黄花、白花、红花、紫花四种。看到那美景,我倒觉得佛经中的曼陀罗花雨似乎更应为木本曼陀罗。因为草本的曼陀罗花一般花向上,朝向天空绽放。而木本曼陀罗的花是垂向地面的,开在高大的木本植物上,仿佛从天而降一般。
洋金花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目前国际市场上生产和流通量较大的八种药用植物之一。除了花、叶、种子入药以外,它的种子油可制作肥皂,有多种经济用途。
曼陀罗属植物中普遍含有莨菪碱(Hyoscyam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和阿托品(Atropine)等化学成分,且为主要活性成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洋金花具有麻醉、镇痛、镇痉、止咳、平喘的作用,与中医对洋金花功效的认识一致。
谨慎使用洋金花
1999年春,我初到香港。一天,一位资深的中医老教授拿来一个处方请我复核,因为他治疗的一例抑郁症患者按处方服药后出现了明显的烦躁不安症状。我接过老教授的处方,反复掂量,认为这个方子开得很好,理法分明,药量合理,可谓无懈可击。不过我留意到处方中有一味凌霄花,于是我请求检查一下实际使用的药物。
当我把药包中的药物与药方一一核对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药包中不但没有解郁除烦的凌霄花,反而出现了洋金花!洋金花与凌霄花都以晒干的花入药,二者干品颜色差不多,都是深褐色,但功效完全不同,难怪这位患者用后会烦躁不安。
一般在误服洋金花后半小时,会出现中毒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中毒后的主要症状有心跳增快、血压升高、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严重的可出现肌肉抽搐,甚至死亡。
曼陀罗全株皆含有毒素,种子和花中尤多。曼陀罗的果实别名叫“醉仙桃”,只要取其中几粒种子食用,就会产生中毒反应。误服曼陀罗后,中医的传统解毒方法是用绿豆衣、金银花等煎水,分多次服用。但以现代的医疗条件,建议应立刻送医院急救,可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或鞣酸洗胃,后用硫酸镁致泻或灌肠。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一例例洋金花中毒事件,一次次给从业者敲响警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明确记载的毒性中药,至今仍需要格外谨慎。
洋金花与麻醉
有关曼陀罗花与麻醉,据说华佗有一绝招:麻沸散。他在做外科手术前,先让患者饮下他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以减轻疼痛。更有传说麻沸散中用到了洋金花。
曼陀罗与华佗都有一个tuó字,一个是韦陀的陀,另一个是佗负的佗。而华佗在日文的汉字中写作华陀。《三国演义》的故事也在日本流传,且相当受重视,关羽在日本文化中也是一位重要人物。脍炙人口的故事“关云长刮骨疗毒”与华佗有关。但书中神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时,既没有饮麻沸散,也没有用外敷药,这样描写是为了凸显关羽的人物形象。关羽面不改色,谈笑风生,饮酒对弈,彰显大英雄的气概。
另一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多次提到蒙汗药,也有传说蒙汗药中含有曼陀罗。让人津津乐道的“智取生辰纲”一节中,黄泥冈上白日鼠白胜在酒中撒了蒙汗药,迷倒了青面兽杨志和众多兵卒,晁盖带着几条好汉趁机劫走了那些金银财宝。
1848年,清代的药用植物学家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有明确记载:“广西曼陀罗遍生原野,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蒙汗药当即此类植物制成。”吴其濬认为蒙汗药是以洋金花的干燥粉末为主制成。
1862年,日本出版的《医事启源》一书,记录了外科医生华冈青洲在1805年使用以洋金花为主药的麻醉方,成功完成了外科手术。在日本,他被誉为现代麻醉手术的宗师。
1846年10月,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公开演示了使用乙醚麻醉进行的外科手术,现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将那个手术厅原样展示,以纪念麻醉术在医学史上的重大贡献。那里也是参观者到哈佛必看的景点之一。
20世纪70年代,针刺麻醉与中药麻醉的研究曾一度成为热点。中药麻醉使用的主要原料就是洋金花,距离华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千六百多年。相比之下,我们对于使用洋金花实施麻醉术的关注,是否略显不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