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暴聋

暴聋,是指突然耳窍听觉失聪,轻者听而不真,重者不闻外声。诚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说:“耳聋者,音声闭隔,竟一无所闻者也,亦有不至无闻,但闻之不真者,名为重听。”引起耳聋的原因众多,兹就毒邪所致的暴聋分述于下。

01风毒耳聋

多因风毒侵袭上焦,耳窍闭阻所致。症见突然一侧或双侧耳聋,或耳道疼痛,或耳郭作痛,并伴头痛发热,鼻塞多涕,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毒,通耳窍,方用野菊汤。

野菊汤(作者验方):野菊花、大青叶、金银花、连翘各20g,生石膏(先煎)30g,玄参、制僵蚕、牛蒡子各10g,生甘草5g,紫背浮萍、蝉蜕各8g。

以上诸药,武火水煎,每日3次,温服,头汁250mL,二汁200mL,三汁200mL。

02湿毒耳聋

多由湿热毒邪入侵,气机升降失司,耳窍受阻所致。症见耳聋突起,或耳内鸣响,或脑中鸣响,或头面红肿,常伴头痛、恶寒、发热,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数。治宜解毒祛湿,升阳通窍。方用清震汤合普济消毒饮子。

清震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升麻、苍术、荷叶

普济消毒饮子(《东垣试效方》):黄芩、黄连、连翘、玄参、板蓝根、马勃、牛蒡子、僵蚕、升麻、柴胡、陈皮、桔梗、甘草。

03火毒耳聋

多系情志不畅,恼怒伤肝,气郁化火,因火酿毒,上逆耳窍所致。症见突然耳聋,或夹耳中鸣响,兼有头痛,面赤目红,心烦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泻火解毒,清肝通窍。方用聪耳芦荟丸。

聪耳芦荟丸(《杂病源流犀烛》):大黄、芦荟、青黛、柴胡、龙胆草、当归、青皮、栀子、黄芩、木香、胆南星、麝香、神曲。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