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龙骨牡蛎汤中的铅丹,到底能不能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方中铅丹一药,系有毒之品,历代多作外用,内服者甚少,有的畏其有毒而以它药代之。中药学亦嘱其内服时:“一次量一般不超过五分,以防中毒。”实失仲景原意。
临床中此药与龙骨、牡蛎相伍,有坠痰镇惊之力;和桂枝相合,有通心阳、安心神之效。若弃之不用,殊为可惜,用量过小,亦不能起药到病除之效。
治疗惊狂、癫痫等症,选用此方必用铅丹,收效甚捷,现举临床治验:
例一
唐××,男,23岁,农民。1964年10月25日诊治。
患者几日来因受惊后,神识昏迷,其家属乃邀余诊治。证见:面赤气促,神识昏迷,语无伦次,喉中痰鸣,漉漉有声,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其证属痰火上蒙清窍,治宜祛痰清热,镇惊安神。
处方
柴胡、茯苓、黄芩、龙骨各15克,半夏、生姜、桂枝各12克,大枣12枚,牡蛎30克、大黄18克。
次日家人来告,患者服药后病情稍减。由于求愈心切,再观所处之方少铅丹一味,铅丹体重而性沉,坠痰催吐之要药,无忧其毒矣。”
嘱于上方加铅丹9克,搅煎频服,服后呕吐痰涎碗余,神志清醒,烦躁悉除。但觉气弱无力。又处甘麦大枣汤一剂而愈。
例二
彭××,男,32岁,农民。1963年11月27日诊治。
患者在1959年因精神受刺激,导致精神失常,狂躁妄动,打人骂人,久治不愈,住精神病院多方治疗无效,请诊。证见:面红目赤,狂躁妄动,打人骂人,毁坏器物,撕衣裸体,目光炯炯,少睡少食,哭笑无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证属肝郁化火,痰火上扰。治宜舒肝利胆,祛痰泻火。
处方
柴胡、黄芩各24克、半夏21克、生姜15克、茯苓、龙骨、牡蛎各30克、桂枝9克、铅丹6克、大枣12枚、大黄18克。
服上方后,涌吐痰涎二碗余,泻下风沫,夜能安睡,诸证减轻。后减铅丹为3克、大黄为9克,连续服用4剂,继以它药调治而愈。
体会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龙骨、牡蛎、铅丹、茯苓、桂枝、大黄十二味药物组成。
功能和解泻热,重镇安神。对惊悸不安,胸满谵语,癫痫等症,若辨证确切则多能收效。
我运用此方较多,对铅丹一药体会尤深,所以用此方必用此药,屡用多效。“此药乃本方之主药,镇惊安神,涌吐痰涎可立殊功;若慑于有毒,畏而不用,乃失仲景原意。方中有大黄之泻下,虽有毒能攻病,其毒亦随之泻去,无中毒之忧矣。
临床中体质强壮可用3至9克之间,仲景方中用量和龙骨、牡蛎等药物同铅丹大量运用,为我们重用本药开创了先河。并谓“少用有止呕之效,量大有催吐之功。癫宜量小,狂宜重用。”
为避免中毒,应注意中病即止。必须和铅粉等药分开,以红色为准。同时必须掌握药物的煎服法,铅丹难溶于水,作煎剂必需边搅边煎,先煎半小时,再纳诸药,则无中毒之忧。
柴胡龙骨牡蛎汤中的铅丹历来有很多的争议,许多人诟病此药之毒。我认为铅丹首先要和铅粉区别,其此此药镇惊的药效是不可替代的,其毒可用大黄解,是柴龙牡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