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万病始于肠道

人体是这个世界上已知的最精密、最完美的东西。它既精巧又神秘,能运动、会听、会看、会享受、会寻找异性伴侣,还有意识、会思考、有情绪,还能发明创造。全世界的数以百万计的科学家们研究了上百年的人体和生命科学也只是弄清了一点皮毛。人类至今甚至还不能从头开始创造一个最简单的新细菌,哪怕有现成的模板和相关知识也不行。人类也不能从头开始创造一个真核细胞,更不用提像人类这样超级复杂的生命体了。人类至今只能通过复制和生育的方式得到新的生命体。

研究生命医学的时间越长,就越是会惊叹它的神秘和无穷奥妙。

但是人体仍然是有缺陷的。人仍然会得病,会衰老,会死亡。

吃、喝和呼吸是人每天都要做的。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食物。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食物有关。实际上,有统计数据显示,至少有70%的疾病都与饮食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万病始于肠道

在中国,古代医生们意识到了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灵枢经》就指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这也就是中医所谓的”脾胃为后天之本“。

同样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和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曾经说过:万病始于肠道!他对肠道重要性的断言即使是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并不过时。

元代医学大家李杲在其著作《脾胃论》中提到:”乃知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这个论点与希波克拉底的如出一辙。可见,胃肠道对人体健康重要性的论点在东西方都有同样的认识。

希波克拉底相信大自然本身具有强大的治愈疾病的能力。他认为营养卫生学是治疗医学的基础,所以一个好的医生也应该是一个好的厨师。通过调节饮食来治疗患者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人开始践行了。

虽然古代东西方都认识到了肠道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其一旦出现问题,身体其他部位也会随之出现问题,但是对其的治疗还是比较粗浅和经验性的,还达不到精细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要求,也不可能意识到其背后的机理,更不可能认识到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因而治疗效果也并不多么显著。这也导致了他们的论断并没有被很好地传播开来。

胃肠道中心论的观点得以重生始于21世纪初的科研进展。200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Jeffrey Gordon实验室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文章开启了肠道研究的新纪元。自此以后,随着16S TRNA测序技术的普遍应用,科学家们得以更好地对细菌进行研究和分类,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肠道菌群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仅仅不到20年,世界各国在肠道菌群领域的研究就取得了指数级的成果,对于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精神性疾病,甚至癌症等在内的诸多疾病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问世。

这些新的研究结果,能够让科学家和医生更加深入地探索肠道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其发挥作用的机理,以及其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影响的实现途径,等等。

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功能医学“同样提倡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成果斐然。这一医学领域以营养肠道的途径来调理身体,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果,解决了很多传统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

肠道与人体其他器官的交流

肠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各项功能均与血液、免疫、内分泌、神经等系统息息相关。所以当我们谈论肠道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决不能忽略其他组织器官而单独谈论肠道本身。同样,当我们考虑其他器官的时候,也必须把肠道考虑进去,因为肠道是其他器官功能活动的营养基础。

人体每一个组织器官和肠道的关系都有科学家在研究,而且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这说明肠道对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也更加印证了肠道的重要性。在这里,肠道更像是一个连接各组织器官的桥梁。

人体是动态的,是有功能的,每一个器官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其他组织、器官的辅助才能有效地完成。从来没有一种功能能够在没有其他组织、器官的辅助下真正地独立发挥作用。现有的组织、器官的分类也只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工作所做的人为的分类。但是,如果人体出现问题,从来都不是某一个组织或器官自身的问题。脱离其他组织、器官来单独理解某种功能是偏颇的,因此一定要用综合的思维来看待人体。

比如维持心脏正常跳动需要各个组织、器官和协同组织共同工作。心脏跳动需要心肌正常工作,需要神经脉冲信号不断地传递,需要肺脏有效地交换氧气,需要消化系统有效地吸收营养成分,需要血液系统保持通畅,不出血、不凝血,需要免疫系统及时消除各种致病隐患,需要造血系统不停地输送各种血细胞……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心脏有效的跳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心脏跳动受到影响。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