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中医养生要点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渐强的重要节气,亦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进入白露,“秋老虎”的余威不复存在,正式“归山”,冷空气转守为攻,日照时间骤减,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真正进入仲秋。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说起白露,不得不提《诗经》这首著名的诗篇,多么美的诗歌。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这里的“伊人”,可以是意中人,也可以是心中的理想,总为心之所向。整首诗的意象给人一种邈远空灵、清爽干净的美感,就像秋天被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射而显得澄澈晶莹的“白露”。“白露”的露珠其实是透明的,并不是白色的,那它为什么叫“白露”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时节阳气收敛,水气不能上升成为云,反凝结于下,早晚时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便在草地和叶子上凝结成许多露珠,晶莹剔透而泛白。透过体感和视觉都给人寒凉的信号,都在告诉我们阳气收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天气开始变寒。“白”在古文中还有“明亮纯净”的意思。
此外,中国传统有五行的哲学思想,五行分别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四时春、夏、长夏、秋、冬,还与五色相对应,分别是青、赤、黄、白、黑,秋露按秋天对应的颜色称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说:“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秋气是沉降、收敛、肃杀的,五行中金的性质与秋相应,金是质重沉降的,金也是经过冶炼收敛凝结的成果,气是向内收的,再想象一把金属质地的斧子,给人凌厉、冰凉、肃杀的感觉。此外,大多数金属本色是银白色,白的色调偏冷,如此,秋、金、白是相通的。
古人用朴素的思维将五行与四时相联系,形象生动而充满智慧,天地万物是相联系、相通相应的。在中医里,五行还与五脏相对应。秋气通于肺,秋的主气是燥,燥易伤肺,肺气通于鼻、肺主皮毛,燥邪伤肺可出现鼻干、咽燥、皮肤干燥,甚至瘙痒、干咳等表现。所以秋季尤要注意养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色白入肺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麦冬、银耳等。
节气小穴位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病及与该脏腑相关联的五官疾病、肢体疾病等。秋气通于肺,肺为娇脏,容易感受外邪而生病,白露时节天气开始变寒,昼夜温差大,人体容易感受寒邪,肺俞穴可调理肺脏,增强其抵御外邪的能力,还可扫清肺部积滞,为接下来适应秋冬之气做准备。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肺俞穴刚好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后正中线到肩胛骨内侧缘连线水平线是3寸),悬灸肺俞穴,能促进肺的宣发肃降,可以预防秋燥、咳嗽等问题,正确的灸感会有整个胸腔温热的感觉。
列缺属于手太阴肺经,是肺经的络穴,沟通、联络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不仅对咳嗽、气喘、咽干咽痛等肺系病证的防治有帮助,对秋季可能出现的腹胀、腹泻、便秘等肠胃系统的问题也有预防和调节作用。取穴时用两个虎口自然互相垂直交叉,一手的食指自然搭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摸到小小细长的凹陷就是列缺穴。另外,“头项寻列缺”,列缺穴对于头痛、颈部僵硬酸痛怕风寒等也有效哦。
节气小药膳
白露过后,天地间的气机愈渐沉降收敛,由初秋的湿转向仲秋的燥,天气由凉转向寒。虽是秋燥,但不能一味地“降火”,如果食用过多寒凉食物,损伤阳气则得不偿失,秋燥的影响最先反应在肺系,如鼻干、咽干、干咳等,甚则可出现皮肤干裂、瘙痒、便秘等症状。因而这个阶段的饮食宜以“温润”为主,养阴液、润肺燥。常见的滋润且不寒的食物如银耳、莲藕、芝麻、核桃、龙眼等。
龙眼,又称桂圆,性温,味甘,多汁美味,有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安心神、助睡眠的效果,作为时令水果,又是一味中药,南方一些地区就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现代很多人因为学业、工作等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脾气血,血虚不能养神,神无所依附,会出现失眠、多梦等表现。桂圆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因而常见于用治心脾两虚失眠症的食疗膏方中。
如果身体没有内热,桂圆肉是可以久服的,能养血安神益智、养颜美容。一天拈来三五颗桂圆品一品,或热水冲泡饮水吃桂圆肉,美滋滋。小孩儿学习累了,家长心疼,便会用桂圆炖汤给孩子补补气血,岭南地区的小孩儿应该就有小时候和长辈摘龙眼、晾晒桂圆肉、干吃甜滋滋的桂圆肉或桂圆炖肉补养气血的幸福记忆,多么温馨甜美。桂圆能养血,是因其味甘、色赤、汁浓;能益气,是因其味甘气香而入脾,虽然质地比较滋腻,但因其气香能醒脾健脾,相对就没那么滋腻难消化。推荐一款做起来非常容易的食疗方——桂圆汤。
桂圆汤
功效:补心脾,养气血,安心神。
食材:桂圆 9 颗。
做法:桂圆放入锅中,加入 150 毫升水,煎煮至 100 毫升,即可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