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之道——顺应四时,天人相应

《黄帝内经》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自然气候风和日丽,人们便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如果能顺应大自然的这种清净之气,人的阳气就能固密,即使有病邪侵袭,也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这是顺应大自然时序变化调养的结果。 我国传统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这从历代的中医文献对养生保健内容的记载中可见一斑,尤其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而进行的养生更为重视。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天运》说:“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天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所谓“顺之天理”、“应之自然”的养生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活动要符合自然、社会及人体的客观规律。这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以重视,给以考量。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高下、水质土矿、植被绿化、家居摆设,乃至于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人际事宜等均可影响身心健康,适之则有利养生,逆之则有害健康。

调养精神养正气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人的思想活动和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人的喜怒哀乐可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强烈或长期反复的精神刺激可使气机逆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百病丛生。

加强锻炼强体质 古人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养精、益气、安神、活血,协调精气神血的相互关系,从而气机调畅、阴阳平衡、气血经络运行通达,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也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增进健康。

天人相应适四时 中医认为,人顺应自然规律行事方可体态安康,是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饮食起居常注意 饮食和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和节制。《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药物预防得先机 三伏贴、膏方等预防疾病等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大蒜、马齿苋预防胃肠道疾病等,乃是简便易行,用之有效的药物预防方法。防止病邪的侵害,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躲避六淫、疫疠等毒气,也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方面。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