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舌诊,是医生观察舌象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舌象是指舌质和舌苔的外部征象。舌质主要由肌肉和丰富的血管神经组成,为脏腑气

血所荣。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是胃气上蒸所生。舌是口腔中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辨别滋味、调节声音、搅拌食物、协助吞咽等。舌与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舌为心之苗,舌为脾之外候,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少阴肾经夹舌本,手太阴肺经上咽喉与舌根相连。因此,人体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邪正的消长、病情的顺逆都可以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此乃舌诊的基本原理所在。

舌诊为临床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通过望舌象,一可判断正气的盛衰,二可辨别病位的深浅,三可区分邪的性质,四可推断病势的进退,五可估计疾病的预后,六可指导临床立法及处方用药。因此,舌诊在临床诊断上十分重要。但是也应该看到,舌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舌象只是全身生理病理变化在局部的一个反映,临证时应联系病史、症状、体征等,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确切诊断。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