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神奇的胃痛散

胃痛散方药组成:附子6克,肉桂4克,干姜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白芍15克,红花10克,元胡12克,枳壳10克,米壳4克,吴茱萸10克,黄芪12克。

制法:上药共研成细粉,过100目筛。一包4克,每次服一包,一天服二次。或煎服。

主治:对属于脾胃阳虚或阴寒痼冷所致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癌等有效。

本方是一张治疗由于胃寒引起的胃痛颇有奇效的良方。

上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在山西洪洞的古楼街,有位魏老先生治胃痛很出名。他在街上摆个小摊,并挂着一张纸上写着:“胃寒痛吃一包,一时三刻管保好,有钱没钱捎一包,十人九胃少不了。”逢会赶集的人,宁肯不吃不喝,也要买几包胃痛散拿回家。记得有一次,高某上学赶上大雨着凉,胃痛特别厉害,喝了一包,不一会胃痛就消失了。后来是一位县长得知胃痛散的成分,并将这个方子传给我们使用。经过临床反复观察验证,胃痛散对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痉挛,属于阳虚或阴寒痛冷者用之颇见奇效。从2012年至2022年经过观察112例,其中43例在服3至9剂后,症状消失;69例在服20剂左右疼痛消失。

还观察到不论年轻人或老年人发生的胃脘痛,凡属胃寒者,继服胃痛散而痛不缓解,则应怀疑是胃癌的早期阶段。

同时还证实,胃痛散对43例做钡餐造影龛影消失。笔者也验证了十余例,对治疗胃寒痛的患者,疗效颇佳,而且对于寒性腹泻的患者也有良效。

病案举例一

李×,女,39岁,干部,2020年6月初诊。

该患者胃脘痛十余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痛时放射至后背部,遇冷加重,有时感到有冷气撞心,嗳气吞酸,纳呆少食,每日能吃四五两饭。经过地区医院钡餐造影有1.5厘米×2.1厘米龛影。胃镜检查:胃底可见1.4厘米×2.3厘米的溃疡,底薄白,边缘潮红,诊断为胃溃疡(活动期)。

口服胃痛散23包,疼痛减轻,未有大发作,食欲增加,连服一个半月,复查造影,钡餐造影龛影消失。

病案举例二

潘×,女,46岁,工人。

患有慢性腹泻已有五年多,每遇劳累或受凉,或进食稍凉的食物、脂肪食物都易发作,每日3~5次,腹泻时,腹部不痛,稀便夹有白色黏液。畏寒、腹冷喜暖,连吃水果都要用热水泡一泡才敢吃几口。曾在医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见黏膜充血、水肿、表面粗糙,诊断为结肠炎。来诊时检查:患者体质消瘦,面色无华,四肢不温,小腹部发凉,舌质淡胖,苔厚白,脉沉细。证属脾胃虚寒而致寒泻,因其服用多种中药,都是当时服时有效,停药即复发,因其病情长久,非一时能治愈,当以散剂缓治之。授以上方胃痛散,将米壳加量至8克,服药一剂后,病情见缓解,腹泻次数减少,腹部有舒服感,共服胃痛散6剂,腹泻痊愈。随诊五年未复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