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如何判断肠道堵了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阳明病里有实热,身体发潮热,一阵阵的发热,一般是下午、傍晚前发潮热。如果病在下午加重,可能是肠道有淤堵。如果晚上病情加重,一般和瘀血相关,有瘀血的人晚上燥热,不容易入睡,脸色发黑,黑眼圈重,嘴唇也发乌。瘀血严重的会有干血,可以用抵当汤。
有一个小朋友有瘀血,身体肌肤甲错非常严重,小腿皮肤像鱼鳞状,身上、胳膊上的皮肤干,手掌皮肤也干。我见过两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瘀血牵制了津液,供给体表的津液不足了,皮肤就干。我有一个亲戚也是这种情况,建议她吃大黄蛰虫丸,说了两次她不相信,后来就不说了。中医讲“医不叩门”,病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还有一个叫“师不叩门”,学习也是如此,不能求人学。
不鞕者,不可与之。大便没有干硬,就不用大承气汤。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六七天没有大便了,肚子里可能有干硬的大便,怎么办?先喝一点小承气汤。如果放屁很多,就是有燥屎,接着可以用大承气汤来泻下。我家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有11天没有大便,家人都很着急。没有吃药,后来自己排大便了,还是软的,没有腹部胀满。如果腹部胀满,用大黄甘草丸或承气汤来攻。这种情况可能是能量不足,可以喝大枣水、姜枣水。之前讲过一个医案,病人几天才大便一次,羊粪球一样的大便,是阴脉。姜枣水喝了以后,排了很多大便,第二天又排了很多,这是能量不够。
生病一般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不荣,第二个是不通。不荣,就是能量不够了,要补能量。津液不足,用参姜草枣建中补津液;阴虚阳亢,用麦冬、生地、干地黄、阿胶来滋阴。第二是不通,堵住了,用疏通的药。肠道的淤堵,大黄、芒硝;瘀血,丹皮、桃仁、川芎、当归;气滞,木香、香附、陈皮、厚朴、枳实、元胡,这些都是去气滞的药。
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如果大便先干后稀,可能是肠道里是寒,要温里。但是也不一定,有的时候先干后稀,大便还臭,里边也有热。人体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我们不能要求病人照书生病,只能观察认识人体的运行情况,这才叫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想。
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这个病人想喝水,喝水又吐了,后来身体发热,大便又硬又少,用小承气汤。如果服药后没有放屁,就不能再攻了。
肠道里大便硬结,会身体发热,潮热,放屁。还有一种情况是拉清水,因为干硬的大便堵住了肠道,只有水能通过,只能拉水,拉的水非常的臭。所以在问诊的时候,一定要问大便臭不臭,大便臭代表肠道里有热,大便不臭肠道里没有热。
如果几天没有大便了,只拉水,但很臭,是承气汤证。如果几天没有大便,大便不臭,肚子也不胀,就不是里实热证。宋朝的经方家许叔微给一个人治病,几天没有大便了,小便是清的,别的医生都开承气汤,而许叔微用了桂枝汤,病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