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便秘的几种处理方法

217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汗出谵语,谵语是肠道里有淤堵,里有实热。如果病人有表证,比如太阳中风,怕风,身体发热,汗出,有表证还没有解。阳证的病,“表里同病,先表后里”,应该先用桂枝汤之类的方子解外,然后用承气汤攻下。“下不厌迟”,攻下的时候不要着急,表证解了再攻下,不然体表的热下限容易形成痞结或结胸,阴证的病人容易有脏结。

有的条文里面太阳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合病,用了小柴胡汤,这是“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三阳合病的时候,发汗也不合适,攻下也不合适,只能从疏通半表半里来解。三阳合病的时候,津液虚,拉肚子、发汗会损耗津液,所以只用柴胡剂,脾四味的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建中补津液,柴胡疏通半表半里,黄芩清上热,半夏降逆止呕。表里同病,只有表证和里证的时候,先解表,表解了再攻里。如果只剩下里证了,发热、谵语、手脚一直冒汗,腹诊时有硬块,肚子里有干硬的大便,大便硬了加芒硝,芒硝软坚散结,用大承气汤。

“下之愈,宜大承气汤”,是说这类的情况适合用大承气汤,不是“主之”,主之是这个方子非常合适。“宜”是“可以”,还要随证治之,这个证是怎样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表里原则,核心是津液的问题。人体的津液是有限的,不能一边发汗,一边拉肚子。

如果津液充足,可以表里同解,就不会生病了。如果津液很足,身体自己就能把病排出去。如果表证轻微,只有一点点鼻塞,但是半个月不大便,手足热,手足濈然汗出,里证紧急,肯定要先从里排病。要根据实际情况抓大局。如果表证里证没有一个明确的大局,表里同病,就要先表后里。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伤寒四五天,脉沉,病在里;喘满,是胸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脉沉是病在里,身体向里排病,这个时候用麻黄、桂枝向体表发汗,和身体诉求不一致,这不是顺势而为。津液越出,发汗以后,津液本来向肠道攻里,发汗把津液向外排,肠道里面的津液就少了,大便干。

发汗以后,体表的津液虚,里是实的。表虚里实,津液虚,时间久了以后,身体还有热,津液虚有热的病人就会说胡话、谵语。如果单纯是里实热证,要尽快用承气汤攻下。“急下存阴”是传统的说法,就是赶快泻下,把淤堵去了,津液回来人就好了。

如果病人是承气汤证,遇到医生不敢用承气汤,让病人拖着,里面堵得越来越实了,也有热,津液也虚了。这时如果用攻的方法,没有津液,不攻则病邪太盛,病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虽然说“阳明无死证”,但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会“庸医杀人”。

便秘,肠道淤堵严重,有几种情况:

1.里实热,津液虚,严重的情况有的医生一边给病人输液补津液,同时攻下。

2.还有一种方法,用开塞露,或猪胆汁加醋灌肠,把大便排出来,不损耗病人的津液,也是可行的。

3.老人轻微便秘,津液虚,可以用麻子仁丸。

4.阴证病人能量不足的便秘,可以考虑四逆汤。

5.阴虚阳亢的便秘,考虑滋阴。

总之,要辨证,随证治之。 老人轻微便秘,可以用麻子仁丸。 严重的便秘,大便干硬,能量不足,可以用开塞露。 如果便秘不能解决,里有实热,津液虚,长期用开塞露对身体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一定要把津液恢复了,再攻里。任何时候都要“健脾胃,存津液”,保证肠 胃的健康运行,肠胃运化能力正常,才有津液产生。 辨证要时刻注意病人身体的津液情况,不能过度损耗津液。 如果病人能量虚了,损耗津液一次可以,损耗两次病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条文可能是错简。三阳合病,有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腹满,腹部胀满。身重难以转侧,病位在表,体表有水湿,只有身重,可以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汤、麻黄加术汤之类的方子,发汗解表。没有半表半里证,应该是漏失了,比如心烦恶心,肋骨按痛。

三阳合病,体表有水湿,病位在表;口不仁而面垢,吃东西的时候没有味道,脸也是脏脏的,说胡话,遗尿,这个时候津液不足了,发汗会津液更虚,里还有热。如果用泻下的方法,额头生汗,手脚冰冷,津液虚会到阴证。

这种情况既不能用发汗的方法,也不能用泻下的方法,三阳合病,治从少阳,还是用小柴胡汤。如果有热证,可以在小柴胡汤里加生石膏。如已泻下,病人自汗出,表证解了,没有半表半里证,泻下以后肠道里的淤堵也没有了,只是有热,用白虎汤来清热。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二阳并病,太阳病和阳明病,表证和里证碰到一起了。太阳证罢,表解了,只剩下里证了。潮热,一般是里有实,一阵阵发热,手脚心汗出不止。在大承气汤中,有一个证是手足漐漐汗出,说明大便已经干硬了,便秘,不易排出来。津液虚有热,病人谵语,下之则愈,用大承气肠。这个情况要赶快攻下,如果不能断定是否有淤堵,张仲景说了可以先用小承气汤试一下,服药后病人一直放屁,接着可以用大承气汤。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