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脂肪难清除,医养调护喜“瘦”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目前脂肪肝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25%以上,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长期脂代谢失调,可以诱发和加重糖代谢紊乱进展为糖尿病。脂肪肝与糖尿病天生就是一对难兄难弟,大概有一半的“糖友”合并脂肪肝。部分患者服用西药降脂药后血脂是降了,但脂肪肝长期存在,且容易出现药物副反应。中医对于脂肪肝的治疗有明显的优势,运用纯中医治疗脂肪肝,减少西药的副反应,疗效颇佳。现分享纯中医治疗脂肪肝医案一则如下:

病案举隅

陈某,女,38岁,因体检发现脂肪肝3年于2024年2月来诊。

初诊

患者今年体检发现脂肪肝,从29岁生产一胎后开始体型偏胖,身高160cm,体重70Kg,有家族糖尿病史,平时运动较少,饮食欠节制。34岁二胎后体重逐渐增长至76Kg,2021年体检发现脂肪肝,血脂:TC:6.5mmol/L,LDL-C:4.2mmol/L,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等无异常,病毒性肝炎六项:阴性,在外院就诊后予阿托伐他汀20mg 每天一次口服治疗,适当增加运动后体重波动在71~73Kg,服药三月后复查血脂:TC:5.1mmol/L,LDL-C:2.1mmol/L,肝功能:AST:65U/L,ALT:53U/L,后给予停药治疗,调整饮食,2022-2024年多次复查血脂TC:4.9-5.2mmol/L,LDL-C:1.8-2.3mmol/L,肝功能:AST:45~65U/L,ALT:40~48U/L,2022-2024年每年腹部B超均提示:脂肪肝。患者服用西药后虽血脂有所下降,但是出现肝功能异常,因此对服用西药有畏惧态度,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脂肪肝并未好转,故来寻求中医治疗。

来诊时症见:疲倦乏力,饱食后腹胀,容易焦虑,自觉右胁部不适,易饥饿,睡眠差,难以入睡,大便偏烂,体重72Kg。舌淡暗,舌底脉络曲张,苔白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肥气(肝郁脾虚,湿热瘀阻)

西医诊断:1.脂肪肝;2.肝功能异常

中医治法: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

中药处方:柴胡5g、白芍10g、丹皮15g、苍术10g、茵陈30g、当归10g、白术30g、薏苡仁30g、陈皮10g、荷叶15g、炒黄连5g、甘草5g、茯神15g、郁金10g。14剂,日一剂。生活方式宣教,同时给予情绪疏导,保持每日坚持运动,制定目标:每月减重2Kg。

二诊

2024年3月,服上方后及生活方式干预后体重下降至69.5Kg,疲倦乏力改善,容易饥饿感基本消失,饭后仍有少许腹胀,睡眠改善。舌质淡暗,苔白微腻,脉弦,大便次数多,偏软。考虑患者湿热减轻,但脾虚不运故而仍有腹胀感,上方去茵陈,加布渣叶30g,山药15g,木香10g健脾行气导滞。14剂,继续生活方式干预。

三诊

2024年5月,患者体重65Kg,精神好,大便成形偏软,腹胀减轻,无右胁部不适,睡眠基本正常,舌质淡,苔白,脉弦。复查血脂TC:4.8mmol/L,LDL-C:1.7mmol/L,肝功能:AST:36U/L,ALT:38U/L,2024年5月腹部B超:轻度脂肪肝。患者现热像已不明显,舌质已无暗,考虑健脾祛湿之后气滞改善,气血有所恢复,原方去当归、炒黄连,加五爪龙15g。14剂,患者服完后患者间断续方连服三月,至2024年8月,大便成形,无不适,体重下降至61Kg,复查血脂、肝功正常。2024年8月腹部B超:未见异常。

按语

患者产后饮食失调,平素思虑过度,脂膏留积于肝,导致肝脏功能失调、疏泄不利,而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木旺克土,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久而化热成瘀,发为肥气。舌质淡、疲倦乏力,大便烂是湿困阳气之象;易饥饿,饱食后腹胀、右胁部不适、舌质暗、舌底脉络迂曲是胃强脾弱、肝气不舒、瘀血阻络之象;睡眠差,是为湿热上扰神明的表现。病位在肝、脾,兼夹湿、热、瘀。治以标本兼治为则,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法。

随着病情变化以及经过治疗后,各诊证候均呈动态变化,相兼轻重亦有不同,根据“法随证立,方由法出”的原则,用药也随相应证型呈动态变化。选用“疏肝、清湿热、活血”的中药药串。即柴胡、白芍、郁金疏肝解郁;当归、牡丹皮养肝活血;茵陈、苍术、薏苡仁、布渣叶清热利湿;白术、陈皮健脾行气;黄连清胃火;荷叶清脂化浊;茯神安神利湿。并根据“法随证立,方由法出”的原则,用药也随相应证型呈动态变化而调整。在后面的诊治中,患者的热象减轻,脾虚之象仍显,因此逐步减少清热药物,增加健脾化浊的中药,促进邪浊之气从大小二便、腠理皮毛排出,故收到满意疗效。

根植于传统中医理论,心学作为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知行合一”思想是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内涵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另一种说法。脂肪肝属代谢性疾病、生活方式疾病,良好的生活方式转变是治疗疾病的基础,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更突出健康宣教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我健康管理,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以身作则倡导患者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管理,将医生的健康宣教知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上,更好的进行医患互动,关爱患者,即心学中“知行合一”的体现。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