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寒病秘诀

不管喜欢什么方法,当寒湿杀到胃土,阻碍了相火下行后,各位可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无论从疾病发展速度,还是从治疗方法看,都跟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寒病起于水寒,成于土湿,各种问题都在水寒土湿这个背景下展开。治疗阴盛寒病,自然要暖水燥土,抓紧时间把肾水化成温泉,把脾土烧成燥土。但在实施暖水燥土工程时,要确保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保持右降敛阳之路的畅通。倘若右降之路不通,阳气没法顺利归根温水,那么无论你把左边的火烧得多旺,最终都是白折腾,药一停,肾水马上就会变回寒渊。

人的整个身体就好比一个插电的电水壶,左边是一个咕噜噜冒热气的水壶,右边则是那条通电的电线。

如果右边的电没有通,那么无论把水壶里的水整得多热,放一会儿很快就会凉。要想让水持续沸腾,那么就必须插上电,保证有电能源源不断地沿着电线下来加热。这就是寒病治疗秘诀——电水壶理论。

寒病初始,右路还是畅通的,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一心一意在左边暖水温土就行,我们甚至可以借用右路这条“电线”来引阳暖水(理中丸就是这么干的)。

但是当湿气凝阻在胃中时,我们可就不能一味地在左边暖水生阳了。因为从这里开始,右路已经开始出现阻碍,心火下行受阻,右路这条“电线”运输不了阳热了。这时除了暖水燥土之外,一定要加吴茱萸、半夏这些降胃敛阳的药,以畅通右降之路。

在临床上,一些人明明是舌白脉沉一派阴寒之象,可是用了温阳之药总是容易上火(所谓虚不受补);或者吃药的时候有效果,一停药就马上恢复萎靡不振(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这些情况大多数就是因为没有打通右降之路。因为右路不通,由药物升温的阳热无法归根,一窝蜂地全聚在上焦,所以人出现各种上火迹象。由于没有充足阳气源源不断地归根温肾,药一停,人就如断电的水壶一样,只能眼睁睁看着宝贵的阳气白白飘走。

所以诸位在治疗寒病时,不妨就抱着这个电水壶,这样烧水生阳之功与引电敛阳之妙,就全被你抱在怀里了,想治不好人也难呀!

阴湿凝滞于中,导致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这便是阴盛寒病最终会形成的格局。当这个格局形成后,阴水便彻底开启疯狂“绞杀”阳火的行动。

眼看夕阳将尽,黑色的大幕迅速在大地上拉开,一道寒泉在黑暗的河道中穿行,它带来少阴牌的迷药,露着邪恶的微笑,告诉沿途的人们:

睡吧,睡吧,黑夜来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