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方治多种皮肤病
夏枯草方,是我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总结拟定的一个皮肤科常用方。
其组成为夏枯草15g,连翘10g,苦参10g,茵陈10g,生苡米15g。
方中夏枯草清上焦之热,宣散郁结,疏通气血;连翘、苦参清肺胃之热,解毒祛湿;茵陈、生苡米清热利湿,祛暑排脓。
此方上宣下利,偏行上焦肌腠,通过灵活加减可起到清热除湿、解毒散结之作用,可用于各种毒热夹湿郁于上焦肌腠的皮肤疾患。
1
清热散结治疗痤疮
此方常用于痤疮属肺胃积热者,症见面部甚则胸背部反复出现毛囊性的红丘疹,并有脓头和黑头粉刺,皮肤油腻粗糙,毛囊口扩大,伴烦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疗用夏枯草基本方,加蒲公英15g,金银花15g,野菊花15g,枇杷叶10g,侧柏叶10g,黄芩10g,天花粉10g。
伴有囊肿结节者,加三棱10g,莪术10g,生牡蛎(先煎)20g;便秘者,加川军5g。
2
解毒祛暑治疗日光性皮炎
夏枯草方亦可用于日光性皮炎属暑毒侵袭者,症见日晒后暴露部位出现成片的红斑丘疹,刺痛而痒,甚则红肿,伴身热烦渴,舌红赤,苔白或白腻,脉滑。
治疗方法为夏枯草方,加藿香10g,佩兰10g,野菊花15g,丹皮10g,白茅根15g,白鲜皮15g,刺蒺藜15g。
皮损红赤而肿者,加龙胆草10g,赤芍10g;伴有水疱糜烂者,加青蒿15g,车前子(包煎)10g,淡竹叶10g。
3
除湿润燥治疗脂溢性皮炎
夏枯草方还可用于脂溢性皮炎属湿热化燥者,症见头面及耳项等处出现片状红斑,干燥,有糠样皮屑。鼻唇沟潮红油腻,严重者可蔓延至胸背、腋下等处,瘙痒,搔后可有少量渗液结痂,舌红,苔白,脉滑。
治疗用夏枯草方,加黄芩10g,青蒿15g,秦艽10g,丹皮10g,生地20g,当归10g。
皮损油腻、结痂较多者,加侧柏叶10g,苍术10g,厚朴10g,泽泻10g;潮红较重者,加龙胆草10g,赤芍10g;皮损干燥肥厚者,加石斛10g,桃仁10g,红花10g;痒剧者,加白鲜皮15g,刺蒺藜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