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治疗久痢不止?
久痢是中医病证名,指长期持续的腹泻,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夹有黏液、脓血,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其病因多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因素有关,病程较长,可能超过两个月甚至更久。
久痢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若病情反复发作或伴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今天我们来学习《温病条辨》下焦篇中针对久痢的解读。
【原文六十八】
久痢,阴伤气陷,肛坠尻酸,地黄余粮汤主之。
01【原注】
此涩少阴阴分法也。肛门坠而尻脉酸,肾虚而津液消亡之象。故以熟地、五味补肾而酸甘化阴;余粮固涩下焦,而酸可除,坠可止,痢可愈也。(按石脂、余粮,皆系石药而性涩,桃花汤用石脂不用余粮,此则用余粮,而不用石脂。盖石脂甘温,桃花温剂也。余粮甘平,此方救阴剂也,无取乎温,而有取乎平也。)
02【选注】
曹炳章:此方涩而兼顾阴。
03【方药】
地黄余粮汤方(酸甘兼涩法):熟地黄,禹余粮,五味子
04【方解】
前方涩而温阳,此方涩而护阴。熟地五味,滋阴而后收,余粮涩肠止泻。
05【提要】
久痢涩少阴阴分法。
06【释义】
久痢伤少阴阴分并气陷,肛门下坠尾骶酸。以地黄余粮汤主之。熟地五味补肾而益阴,余粮固涩下焦,尻酸可除,下坠可止,痢下可疗。
按石脂余粮,都属石药而性涩。桃花汤用石脂,本条用余粮。桃花汤温涩,此方酸甘平,因意在涩阴,无须乎温。
【按语】
此条又示人久痢伤少阴阴分一法。一方面固涩止痢,一方面滋补肾阴。用此方,必纯虚无邪者方可。
肛门下坠,即后重之谓,乃痢疾必有之症,邪实正虚皆有之。因努责下坠而脱肛者,屡见不鲜。邪实之坠,误补益甚;正虚之坠,泻之更剧。何者祛邪,何者扶正,其区别关键在于脉之有力无力,尤以沉候为准。
痢下不止而阴伤者,忌温补、苦寒、渗利、升提。然滋阴又恐助其痢下,用药颇为棘手,地黄余粮法,可资借鉴,涩痢而益阴。此时用熟地,莫如用山萸肉更好。山萸益肾而收敛元气,滋阴而无助邪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