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透穴手法
四关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大成》。别名四开。
由大肠经合谷穴及肝经太冲穴组成: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太冲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左右计4穴。
主治寒湿痹痛,四肢寒颤,音哑,神志不宁等。直刺0.3-0.5寸;可灸。
“四关”透穴治验
四关透穴即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这种以一针透两穴的方法首见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四关透穴既可以沟通经脉,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充和气血;又可清热祛风,疏肝熄风;从而扩大了四关穴的主治范围,加速疾病的痊愈。在临床上治疗肝郁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四关透穴治疗肝郁证的基本操作手法是:选用32号、长1.5寸的针,针尖朝向所透穴位快速进针,深度为1寸得气后用弹拔手法运针2分钟,使针感直达病所。合谷透劳宫的针感可上达胸部,太冲透涌泉针感可上达腹部,或均令其向上传导,再加留针时间。
1、肝郁眩晕
2、肝郁黑蒙
3、肝郁胃痛
4、肝郁头痛
5、肝郁气厥
6、体会
合谷、劳宫、太冲、涌泉四穴,均为四肢远端手足部之经穴,位于经脉之本部、根部。它与标部、结部的头、胸、腹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在治疗上对头、胸、腹及与穴位有关的经脉病证和局部疾患,具有调整和治疗作用。加之用弹拔手法,使经气得到阳性感传直达病所,有立杆见影之效。因此“四关’透穴的作用要大于单纯四穴的组合,其在功能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效果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