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背强直辨证论治

颈项是指头与身相连接之处,前者为颈,后者为项。项背强直,是指头部后项和背部筋脉肌肉强直,不能前俯及左右转动;其症势轻者,仅以后项筋脉肌肉牵引不舒,则称为“项强”;其症势重者,出现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弯曲如角弓状,称为“角弓反张”。

【症因】

(1)外邪阻络: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不利,致成本症。《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因此,风湿是发生本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2)邪热伤津:多由外邪传里,热甚伤津,筋脉失养,发生本症。

(3)破伤风:多因刀刃损伤,疮口不洁,感受风毒之邪,侵入肌腠经脉,营卫被阻,不得宣通,而成本症。

【证治】

01外邪阻络症状:项强,甚则项背强直,兼有头痛,无汗,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分析:此证型可见于急性热病的初期阶段,尤其多见于“流脑”“乙脑”。由于风寒湿外邪,侵袭太阳经络,经气不畅,故项强,甚则项背强直;头为诸阳之会,外邪循经上犯,阻遏清阳之气,故头痛;外邪客于肌表,卫阳被遏,毛孔闭塞,故无汗;邪阻于表,营卫不和,因而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象浮紧为风寒湿邪,侵袭肌表,致太阳经络受病的征象。

治法:祛风散寒,解肌和营。

方药:葛根汤。

葛根汤(《伤寒论》):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本方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组成,有祛风散寒之功,适用于风寒侵袭经络的项强。方中葛根解肌退热,麻黄发汗解表,桂枝发表解肌,三药同用,能增强发表解肌作用;芍药和营敛阴,与桂枝配合,既能祛风解肌,又能调和营卫;生姜、大枣辛甘相合,既可和胃益脾,又可助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甘草和中益气,与芍药配合,为酸甘敛阴,有滋养筋脉作用。

风邪较甚,发热不恶寒,汗出者,宜用栝楼桂枝汤祛风解肌、和营生津;若湿邪较甚,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头胀痛如裹,肢体酸重,可用羌活胜湿汤祛湿解表;如风湿阻于肌表,兼有里热,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项强,肢酸,口苦而渴,则用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栝楼桂枝汤(《金匮要略》):栝楼根、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本方为桂枝汤加栝楼根组成,有祛风生津之功,适用于风邪入侵,筋脉失养的项强。栝楼根即天花粉,具有清热生津、滋润筋脉作用,为方中的主药。桂枝汤疏泄风邪,调和营卫,促使经气畅通,合用有疏泄风邪、润养筋脉的功效。羌活胜湿汤以祛湿解表为主,适用于湿邪侵入,经气被阻的项强。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本方祛湿解表,兼清里热。适用于表有湿邪,里有热邪的项强。方中羌活、防风、苍术、白芷发汗解表,祛风胜湿,以治疗项强无汗;细辛、川芎祛风散寒,和血止痛,能除头痛;黄芩、生地黄清热坚阴,以解口苦口渴,并制约方中温燥之品;甘草和中益脾,调和诸药。

02邪热伤津

症状:项强,甚则角弓反张,兼有发热,烦躁,口噤𬹼齿,腹满,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此证型可见于急性热病的中期阶段。由于外邪由表入里,熏蒸阳明,窜扰经络,故项强,或角弓反张;热邪内扰犯心,故发热烦躁;热盛伤津,不能滋养经脉,因而口噤𬹼齿;肠中糟粕与邪热内结,腑气不通,则腹满、便秘;舌苔黄腻、脉数,为阳明热结的征象;脉弦则为肝风欲动的表现。

治法:生津养筋,通便泄热。

方药:增液承气汤。

邪热伤阴,阴液亏损明显,可见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舌绛苔光干、脉细弦数,宜用大定风珠养阴息风。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生白芍、阿胶、生龟板、生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甘草、鸡子黄、鳖甲。

方中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白芍、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生地黄、阿胶、麦冬、鸡子黄、麻仁滋阴血,息风阳。诸药合用,有酸甘化阴、养液息风的作用。原书(《温病条辨》)指出:“喘加人参,自汗加龙骨、人参、小麦,悸加茯神、人参、小麦。”喘、汗、悸是阴虚及气的表现,故加参以补气,龙骨、小麦以止汗,茯神以定悸。此为本方加减方法。

03破伤风

症状: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兼有肌肉痉挛,面呈苦笑,四肢抽搐。舌苔白腻,脉象弦紧。

分析:由于创伤之后,疮口感受风毒或风湿之邪,侵袭肌腠经脉,营卫不得宣通,故项背强直、或角弓反张;肌肉痉挛、面呈苦笑、四肢抽搐亦为风毒痰湿之邪,侵袭肌肉经脉所致;脉弦紧、舌苔白腻为风毒和痰湿之邪搏结于筋脉的征象。本证初起,病邪在肌表经脉,往往先见牙关紧急,或头痛,恶寒发热;中、后期邪传脏腑,毒气攻心,可出现角弓反张、反复发作、神志模糊、或口噤不语、或呼吸急促、痰涎涌盛等症状。

治法:祛风止痉。

方药:玉真散。

玉真散(《外科正宗》):胆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

方中胆南星、防风祛风邪化痰湿,为此方的主药;白附子定搐解痉,能祛头面之风;羌活、白芷、天麻亦为祛风药。其中羌活能上行肩背,白芷可通胸中,天麻常入两胁,合而有祛全身之风、止全身之痉之功。

症势剧者,可配合五虎追风散以增强祛风止痉作用;若邪毒内传,有攻心之势,可用瓜石汤祛风止痉、解毒清心;若邪毒内伏,正气欲脱,汗出肢冷,脉沉而弦紧,宜先用参附汤扶正救逆,待正气回复,再以攻邪。

五虎追风散(《晋南史全恩家传方》):蝉蜕、天南星、天麻、全蝎、僵蚕、朱砂。本方与玉真散相比较,玉真散以祛风为优,本方以止痉为胜。方中天南星祛风化痰;天麻、全蝎息风镇痉;僵蚕、蝉蜕祛风清热,止痉化痰;朱砂安神定惊。

瓜石汤(《医宗金鉴》):瓜蒌仁、滑石、苍术、胆南星、赤芍、陈皮、白芷、黄柏、黄芩、黄连、甘草、生姜。

方中瓜蒌仁清热生津,润养筋脉;三黄(黄柏、黄芩、黄莲)苦寒坚阴,清心解毒;胆南星祛风化痰;赤芍活血通络;滑石清热止渴,兼能渗湿;苍术、白芷化湿祛风;陈皮理气化痰;生姜和胃止呕;甘草调和诸药,兼能解毒。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