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味药行气散结治疗子宫肌瘤

林某,女,29岁,已婚孕2产2。因“发现子宫肌瘤1年”于2016年12月21日初诊。

初诊(2016年12月21日)

患者2016年8月行子宫附件彩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23mm×21mm×23mm),近3个月口服桂枝茯苓丸和本院院内制剂桔荔散结片。患者平素月经周期30~37天,经期6~7天,量中,色暗红,夹血块,经行腰酸,末次月经2016年12月11日,量质如常。平素无特殊不适,纳眠、二便均可。目前暂时避孕,计划备孕。舌淡红,苔白,脉细。2016年12月21日本院复查B超示子宫肌瘤14mm×12mm。

西医诊断:子宫平滑肌瘤。

中医诊断:癥瘕。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处方:橘核15g,荔枝核15g,三七10g,莪术10g,三棱10g,牡蛎30g(先煎),丹参15g,赤芍15g,香附10g,鳖甲20g(先煎),鸡血藤30g,黄精15g。

中成药:桔荔散结片,每次4片,每日3次

膏方:导痰养血方。

二诊(2017年9月5日)

末次月经2017年8月26日,5天净,量较前次减少,色红,有血块,痛经,腰酸。上上次月经:2017年7月24日。平素易口干欲饮,纳可,难入睡,易烦躁,大便干,1~2日一行,小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

辨证: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活血,消癥散结。

处方:菟丝子20g,桑寄生20g,续断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白芍15g,山药15g,鳖甲20g(先煎),荔枝核15g,橘核15g,枳壳15g,陈皮5g。

中成药:坤泰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膏方:散结养血方。

三诊(2017年10月30日)

末次月经2017年9月24日,6天净,量中,色红,有血块,痛经,腰酸。近期易疲累,口干。纳可,醒后难入睡,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

处方:橘核15g,荔枝核15g,三七10g,莪术10g,三棱10g,牡蛎30g(先煎),丹参15g,赤芍15g,香附10g,鳖甲20g(先煎),盐牛膝15g,鸡血藤30g。

中成药:复方益母草膏,每次15g,每日3次。

四诊(2018年6月5日)

患者计划备孕。末次月经2018年6月3日,量中,色鲜红,有血块,腰酸,无痛经。上上次月经2018年4月28日。5天干净。平素易口干,现咳嗽有痰,色黄,量多,咽痒,无恶寒发热,纳寐可,大便干结,2日一行,小便可。舌淡红,苔染色,脉沉细。2018年4月18日彩超示子宫大小60mm×58mm×50mm,子宫肌瘤13mm×10mm。

处方:百部10g,前胡10g,瓜蒌皮15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桔梗10g,甘草片6g,橘红10g,法半夏10g,细辛3g,紫菀10g。

中成药:复方川贝止咳露,每次20mL,每日3次

五诊(2018年9月25日)

末次月经2018年9月17日,6天净,量中,色暗红,有血块,腰酸,无痛经。上上次月经2018年8月10日,6天净,量中。现易口干,纳寐可,二便调。舌略红,苔白,脉细。

处方:菟丝子20g,桑寄生20g,续断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白芍15g,山药15g,覆盆子15g,人参叶10g,荔枝核15g,石斛10g,黄精15g。

中成药:助孕丸,每次6g,每日3次

六诊(2018年11月13日)

末次月经2018年10月16日,6天净,量质如前。上上次月经2018年9月17日,6天净。易口干,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沉细。2018年11月1日监测排卵内膜厚6mm,左侧卵泡9mm×8mm,右侧卵泡8mm×7mm。

处方: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5g,菟丝子20g,熟地黄15g,巴戟天15g,白术15g,茯苓15g,石斛10g,合欢花10g,丹参15g,鸡血藤30g。

膏方:滋阴养血方。

七诊(2019年1月15日)

末次月经2018年12月21日,5天净,量质如前,无痛经,经行腰酸。上上次月经2018年11月19日,5天净,量中。现易口干,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本周期监测排卵2019年1月2日,内膜厚7mm,左侧卵泡15mm×14mm;2019年1月4日,子宫内膜厚9mm,左侧卵泡18mm×17mm;2019年1月7日,子宫内膜厚11mm,左侧卵泡16mm×12mm。

处方:菟丝子20g,桑寄生20g,续断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白芍15g,山药15g,覆盆子15g,芡实15g,陈皮5g,合欢花10g,甘草片6g。

中成药:助孕丸,每次6g,每日3次。

此后治疗上,以六诊、七诊之法,经后期补肾养肝活血,经前期补肾健脾、清热活血,用药在六诊、七诊处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按上法周期治疗调治5个月后患者妊娠,2019年8月20日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88609IU/mL,孕酮43.23ng/mL,雌二醇1556pg/mL。子宫附件B超示宫内活胎。

按语

该患者体检发现子宫肌瘤,经血夹血块,为瘀血阻滞冲任胞宫之象,瘀久结而成癥,故见子宫肌瘤。究其瘀血内阻之因,缘肾气不足,无力行血,血行缓滞成瘀,阻滞冲任胞宫,肾气不足则冲任亏虚,血海不能按时蓄溢,则月经多后期而至,腰为肾府,故经行腰酸。肾主生殖,肾气不足,冲任亏虚,难以摄精成孕,故患者不避孕而未孕数月。舌淡红、脉细亦为肾气不足之象。同时该患者当偏于肾阴不足,虽初期不显,但半年后见月经量少、易烦躁、口干欲饮、难入睡、大便干等瘀久化热伤阴之症。肾阴不足,冲任不充,虚热内扰,则难以摄精成孕。

患者初期避孕,求治子宫肌瘤,故先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之法,以橘核、荔枝核行气散结,莪术、三棱、赤芍、三七、香附行气活血,牡蛎、鳖甲软坚散结,黄精、丹参、鸡血藤补肾养血活血。全方攻补兼施,以化瘀散结为主,补肾养血为辅。化瘀散结之法彰显中医妇科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之特色,化瘀散结不伤正,行气活血不伤阴,方中选用南药橘核、荔枝核行气散结,牡蛎、鳖甲软坚散结,且有育阴化瘀之效。后患者出现瘀久化热伤阴之象,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故治疗上以补肾养阴清热为主,方以寿胎丸合二至丸为主,辅以橘核、荔枝核、鳖甲行气软坚散结。患者开始备孕后,则以补肾调经之法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经后期以定经汤补肾调肝,在此基础上辅以鸡血藤、丹参以养血活血,排卵后治以补肾健脾、养阴清热,以寿胎丸合二至丸为主,辅以丹参、地骨皮清热养血活血。

中医妇科治疗癥瘕向来注重固护正气、阴血,因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患者易见气阴不足之象,而破瘀消癥之品久用易耗伤正气,化燥伤阴,治疗癥瘕多以行气软坚之法,喜用南药橘核、荔枝核行气散结而不伤正,牡蛎、鳖甲软坚散结而不伤阴。对于子宫肌瘤体积较小,且在备孕期间的患者,治以补肾调经助孕为主,化瘀消癥为辅,且多选用橘核、荔枝核、丹参、鸡血藤、续断等药性平和、行气散结、养血活血或补肾活血之品。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