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术前应“扶正调神”
在目前的肿瘤综合治疗体系中,中医药疗法属于辅助治疗的一环,多用于肿瘤放疗、手术后或内科治疗过程当中,减轻治疗手段带来的毒副作用,恢复、增进患者的体力,控制肿瘤的增殖、复发、转移,对提高患者综合治疗(尤其是放化疗)疗程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提高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相对而言,中医药在肿瘤术前应用的意义和重要性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导致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范围受到局限以及患者对后期治疗手段接受度、耐受性的下降,制约了整体疗效的提高。今以验案一例,探讨中医药“扶正调神”思想在肿瘤术前应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于某,女,59岁,2024年1月3日初诊。主诉:乏力6月余。患者自述3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腹泻,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加重,行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但检查后腹胀加重明显,自觉有气于腹内乱窜,嗳气矢气频作,以致饮食骤减,见食即烦,体重下降5kg以上。近半年觉因操劳家庭琐事,体力较前明显减弱,时有头晕,夜寐极差,每晚入睡只有3小时左右,且仅能平卧。就诊前曾服用中药治疗,前医以脾肾两虚论治,药后罔效。刻下:面色偏灰滞而缺乏光泽,眼神少神而呆板,神情疲惫;语声低微,言语中多是消积负向内容,情绪明显低落;触诊全腹部胀满有压痛,以脐下明显;舌暗苔薄白,寸关尺三部脉皆沉细而几不可诊及。
诊断:虚劳病(真实假虚证)。
治法:逐瘀下浊,祛邪扶正,调神安寐。
处方:柴胡15g,酒黄芩8g,清半夏12g,桂枝18g,生白芍18g,生姜12g,干姜10g,炙甘草10g,首乌藤15g,鸡血藤30g,郁金15g,生薏苡仁30g,炒苦杏仁10g,旋覆花9g,凌霄花6g,土鳖虫10g,丹参15g,太子参5g。7剂,水煎服,日1剂。因其年龄偏大且最近体重下降较多,虽肠镜未见异常但仍无法排除肿瘤性疾病,遂嘱其进行全身体检以作排查,患者因无人陪同就医,考虑先服用中药待症状改善后再进行,暂拒。
1月11日二诊:患者述服药约30分钟后腹中作痛,肠鸣阵阵,随后每日腹泻2~3次,皆为黑绿污秽之物,腹胀、嗳气、矢气随泻而减,虽泻但体力不减反增,食欲大开,夜寐能达7小时左右,心胸舒畅。刻下面灰滞部分消退,已透红润,精神较前明显充沛,胀、痛、嗳、矢气十去其七,脉沉细已除,搏动明显且平缓。邪去正易虚,加扶正补虚之品。处方:柴胡12g,酒黄芩6g,清半夏9g,瓜蒌20g,桂枝20g,生白芍12g,干姜10g,炙甘草10g,首乌藤15g,鸡血藤30g,郁金12g,生薏苡仁30g,炒杏仁10g,旋覆花9g,凌霄花6g,土鳖虫10g,丹参15g,太子参10g,制女贞子15g,当归9g,天花粉15g,淫羊藿10g,生牡蛎30g。7剂,水煎服,日1剂。并再次嘱其进行体检,排除肿瘤疾病。
随访:患者服完后即随子女去当地医院体检,检查结果诊断卵巢恶性肿瘤,随即安排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子宫及部分结肠,手术病理为卵巢恶性肿瘤Ⅲc期。患者术后电话联系,告知笔者此次手术成功与中药密不可分,若非之前服用中药使得精神体力较前明显恢复,以之前自己厌食、失眠、消瘦的身体状态,万不敢接受如此大的手术。现待行术后辅助化疗,拟配合中药增进免疫力,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按 对于本案,属于有得有失。失者在于未在首诊之时再强烈要求患者立刻进行体检排查肿瘤,在治疗时间上造成一定的延误。得者则有三:一是对于肿瘤高危表现的进一步认识。罹患肿瘤的患者,往往处在一种形羸神衰的状态,形羸既指患者体重的减轻,更指其肢体活动能力的下降,也就是被动性的懒动。神衰也是基于形羸基础之上,由于饮食减少、寤寐失常,导致形体衰弱,形损及神,可见非精神源性的低落萎靡,抑郁不振。此与抑郁障碍表现虽似,但内在机理截然不同,关键之处在于询问患者是否受到精神方面的刺激和压力,若无此种诱因,定要考虑形损及神的情况。二是对中医药介入肿瘤治疗阶段的选择。既往多将中医药的介入时机放置于术后和内科治疗中,很少于术前进行干预,这种情况受到目前西医诊疗指南的影响。诚然,及时寻求手术机会确实是当前治疗的首选,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的状态都适合立马进行手术。患者体力状态不佳,不仅客观上无法承受手术、放疗等带来的副作用,且主观上也会因自身的虚弱状态而拒绝这种侵入性治疗。再者从本案来看,食欲下降、腹泻频作、睡眠质量极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术后患者机能的恢复,进一步制约了术后辅助治疗的及时开展,也对后期内科治疗的耐受性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而应用中药后,无论从哪种角度,都促进了患者整体情况的恢复,提振了其积极治疗的勇气,保障了全程治疗的连贯性。因此,将中医药贯彻到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术前、术后的辅助,对于医患双方都具有潜在的获益。三是扶正的含义不能局限于补。正气足,既在于支撑人体的精气血津液这类基本物质数量的充足,也在于其循行、代谢不失其常。正气夺则虚,在肿瘤这种大积大聚疾病中,邪气占位,挤压正气的生存之地,导致“邪气不除,正气不复”的一种真实假虚、虚实夹杂的情况。因此,肿瘤的扶正,更多的是审查疾病的病期和患者的状态,使邪气随窍而出,使正气有恢复的余地,关键在于最大程度调动患者自身的康复能力,切忌盲目填塞之法。正如此案,治法、处方、用药皆不偏于补而偏于攻,反而症状快速减退,身体情况短期内得到恢复,正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