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滞的中医治疗
积滞是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酸臭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暑湿当令之时发病率较高。任何年龄皆可发病,尤以婴幼儿最为多见。禀赋不足,脾胃素虚,人工喂养及病后失调者更易罹患。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因迁延失治进一步损伤脾胃,致气血生化乏源,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而转化为疳证,此即前人所言:“积为疳之母,有积不治,乃成疳证。”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消化功能紊乱症”范畴。
基本病机
积滞常由喂养不当,伤及脾胃,或脾胃虚损,复伤乳食所致,其病变脏腑在脾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一纳一化,饮食物得以消化。若脾胃受损,纳化失和,乳食停聚不消,积而不化,气滞不行,则成积滞。
辨证分型使用中成药
证型 | 常用中成药 |
乳食内积证 | 四磨汤口服液、化积口服液 |
脾虚夹积证 | 小儿香橘丸、香砂六君子丸 |
单方
炒鸡内金。用法:研为细面,1~3岁1日服2g,4~6岁1日服3g,7~10岁1日服4g,11~12岁1日服5g,1日量分3等份,早、中、晚以水冲服,15日为一个疗程。用于食积胀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