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升清治眩晕方
治眩晕方组成:茯苓20g,桂枝10g,白术15,炙甘草10g,天麻10g,川芎15g,蔓荆子10g,葛根12g,白芍10g,党参15g。
功效:健脾升清,化浊平眩。
主治:眩晕症属饮邪上犯证。症见头晕目眩,胸胁胀满,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苔滑,脉弦滑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服药期间注意顾护脾胃,忌辛辣刺激等。
方解:一方面,脾胃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饮食受纳、消化、吸收、转输,将水谷精微化为水谷之精,同时将水谷中浊物代谢排出,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另一方面,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胃气机正常则清气升浊气降。脑处于人体之顶,脾气升清,精气充于脑,则脑明窍通,若脾气虚衰,则无力运送水谷之精于脑窍,浊气塞于脑窍,发为眩晕,故方当行以健脾、升清、化浊三法。
治眩晕方是以苓桂术甘汤为基础方变化而来,苓桂术甘汤作为“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具有温通的特点即“温不过且伴行消”, 既注重水液运化,又顾及进出路之畅通。方以茯苓甘淡健脾渗浊为主药,白术健脾燥湿,党参健脾益气,共行健脾固本之主功;天麻祛风痰、通脑络,蔓荆子清利头目,白芍柔肝养阴,三药合用以达降浊之效;桂枝辛温通阳,温化水湿,川芎、葛根上引气血于头目,共奏“升清”之力;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升清降浊,水湿布运正常,气机条达而眩晕诸症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