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最全”辨证四字歌诀”


心气虚四字经歌诀

心悸气短,结代脉从,气虚阳虚,两证多同,气虚神疲,肢体倦容,自汗少气,面色无红,养心汤配,滋阴养容,补益心气,尽显奇功。

心阳虚四字经歌诀

形寒肢冷,阳虚不充,面色带暗,心憋闷胸,加味保元,此汤味浓,温补心阳,此汤力宏。大汗淋漓,肢冷如冬,脉微欲绝,神志蒙蒙,呼吸微弱,唇青紫从,心阳虚脱,病势凶凶,加味参附,力大无穷,一线生机,妙在其中。

将瘟舌辨证四字经歌诀

热蓄于内,舌为将瘟。淡红嫩红,白中红云。初起微寒,随后热临,口渴甚者,初见邪温。

白苔舌辨证四字经歌诀

邪初入里,舌苔白滑。丹田有热,胸中寒夹。半表半里,小柴胡佳。栀子豉汤,同样能达。

黑色舌苔辨寒热四字经

黑舌湿润,黑舌紫青,黑舌濡滑,黑如软羹,见此黑舌,寒证不轻。黑舌肿胀,黑炭焦心。黑舌倦缩,干黑涩贫,黑舌坚硬,苔黑芒针。另有黑苔,舌裂纹深。见此黑舌,热盛烟熏。

火邪——六淫病辨证四字经歌诀

火邪袭人,身体难当,内火外火,仔细端详,五气化火,外感太阳,五志化火,属于内伤。内火虚实,辨证求方。外火实邪,定起祸殃,高热气粗,谵语发狂。火邪燔灼,头痛难当。面红目赤,苔糙苔黄,舌尖红绛,芒刺口疮,脉象沉实,滑数兼张,便秘溲赤,口干津伤,黄连解毒,清火更强。

燥邪——六淫病辨证四字经歌诀

秋令燥邪,伤人伤阴,侵犯上焦,最伤肺经,咳痰带血,气逆寻因。咽喉疼痛,口干少津。鼻干头胀,胸痛热身,舌边舌尖,红尖犯心,干咳无痰,桑杏饮吞,清燥救肺,止咳滋阴。

燥邪——六淫病辨证四字经歌诀

秋令燥邪,伤人伤阴,侵犯上焦,最伤肺经,咳痰带血,气逆寻因。咽喉疼痛,口干少津。鼻干头胀,胸痛热身,舌边舌尖,红尖犯心,干咳无痰,桑杏饮吞,清燥救肺,止咳滋阴。

湿邪——六淫病辨证四字经歌诀

湿邪重浊,此邪为阴。阻遏气机,损阳伤人。湿困卫表,肢瘦重沉,微有寒热,头如裹巾。胸闷腹胀,便溏软频,口粘苔腻,小便涩淋。藿朴苓夏,加减如神,芳香化湿,去除病根。脉象濡缓,湿滞络经,关节肿胀,痛楚难宁,屈伸不便,肢酸体沉。独活苍术,秦艽薏仁。祛湿通络,病去人轻,疥疮皮癣,温毒浸淫。妇科病症,白带臭腥。黄柏苍术,地肤苦参。白藓皮苦,沉疴无门,化湿解毒,去除病因。

暑邪——六淫病辨证四字经歌诀

暑为热邪,极易伤津,夏令时节,暑气病成,中暑身热,烦躁闹心,口渴气促,小便赤频。甚则谵狂,昏倒失神,致使虚脱,兼有抽筋,清暑为主,治以生津,白虎汤用,加味寻因。暑季生病,小儿人群,长期发热,主要特征,多饮多尿,无汗热熏,舌苔淡黄,瘦体弱身。清暑益气,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到热平。暑热夹湿,发热不深,肢体疼重,举步难行,口粘苔腻,脉濡数频,胸脘痞闷,腹胀痛呻,加味六和,暑湿无根。

寒邪——六淫病辨证四字经歌诀

寒是阴邪,阴邪伤阳,寒主收引,冬令时常,寒伤肌表,郁遏卫阳。无汗而喘,头痛项强。骨节疼痛,身痛不扬。舌苔薄白,筋脉拘僵,脉象浮紧,伤寒证当,风寒束缚,寒痹如霜,辛温散寒,麻黄汤方。中寒战傈,肢冷冰凉,呼吸缓慢,口难张扬,面青苔白,沉伏脉藏,神志昏迷,兼有体僵。口鼻气冷,皮肤紫苍,日常多见,严重冻伤,温中散寒,才是主方,加味四逆,重用回阳。

风邪——六淫病辨证四字经歌诀

风邪犯人,无影无踪,伤表入络,各有不同,怕风有汗,表被邪中。发热咳嗽,鼻塞不通。舌苔薄白,脉浮头臃。皮生痒疹,清热疏风。荆防败毒,用散一盅。风入经络,游走痛凶。口眼歪斜,有失真容,麻木不仁,抽搐肢从,严重抽搐,反张角弓。关节疼痛,风湿为凶。神经麻痹,破伤风攻。常用加味,牵正散中,玉真散内,再加蜈蚣,临床加减,通络疏风。

中医血分辨证四字经口诀

邪入血分,迫血如洪。谵狂痉厥,斑疹丛丛。吐血尿血,鼻衄齿红。犀角地黄,此汤力宏。羚羊钩藤,肝风动容。大定风珠,柔肝息风,加减复脉,阴亏最雄。至宝紫雪,巧夺天工。

中医营分辨证四字经口诀

王氏连朴,加减方从,清热化湿,定显奇功,邪若不解,病往营冲,神昏澹语,斑疹乱疯。脉象细数,舌质绛红,热病极盛,烈焰上冲,清营泄热,牛黄丸功。

中医气分辨证四字经口诀

气已入里,热盛炽熊,燥热烦渴,手摸脉洪,麻杏宣肺,可解热雍,桅子豉汤,懊恼不凶。阳明经热,白虎汤从,燥热内结,承气汤攻,湿热郁蒸,热不退松,伤寒之证,常见此容。

中医卫分辨证四字经口诀

急性发热,病程之中,四个阶段,各有不同,初期阶段,卫分证逢,发热微渴,轻微恶风。头疼咽痛,浮数脉充,多有咳嗽,舌边尖红,桑菊饮用,银翘散同,辛凉解表,卫气得通。

四饮四字经歌诀

痰悬支溢,四饮横行,临床辨证,仔细辨清。痰饮腹胀,冷痛胃疼,肠中漉漉,似有水声,苓桂术甘,此汤最灵,湿化痰饮,不付此名。悬饮咳嗽,胸胁常疼,胸膜发热,痰湿水停,攻逐水饮,十枣汤灵,控涎丹药,可用八分。支饮咳嗽,平卧不行,胸肺积水,病势不轻,外寒内饮,小青龙平,葶苈大枣,肺闭痰腥。面浮肢肿,溢饮不轻,身体疼重,脉象弦沉,急性水肿,肺心病生,治不如法,胆战心惊。

津液主病四字经歌诀

饮食生化,生液化津。营养组织,通遍全身。输布吸收,脾肾肺承。调节平衡,健康安宁。津液不足,细数脉行。烦躁热渴,口舌少津。肺疲咳嗽,热病后生。亡血吐泻,大汗寻因。眼眶凹陷,小便少行。四肢挛急,腿脚抽筋。增润水液,养阴生津。沙参麦冬,用之则灵。津液结聚,痰饮患成,痰质粘稠,痰饮稀清,既分风寒,也分燥温,大秦艽汤,寒热痰平。蒙石滚痰,痰喘癫惊。三子养亲,寒痰肺生。干姜五味,北方细辛。清燥救肺,痰燥恶心,燥湿化痰,首选二陈。

中医气血同病四字经歌诀

气则为阳,血则为阴,气帅血母,互相依存,气滞血瘀,舌紫暗青,胸胁胀满,腹痛闭经。痞块拒按,刺痛不轻,复无活血,可治上身,血腑逐瘀,心腹痛灵,膈下少腹,各自有名。桃仁红花,化瘀血行,破血行气,选京三棱,气血两虚,瘦弱伶仃,当归补血,或者八珍,气不统血,归脾丸能,气随血脱,独参汤灵。

中医血病四字经歌诀

水谷精微,血液化生,全身功能,有血则灵。虚瘀出血,三大证形,临床表现,不同病名。血虚面黄,色淡少经,心悸怔忡,眼花头疼,脉象细弱,手麻足倾。肌肤干燥,瘦人体型。补血四物,当归功丞,补阳还五,瘀虚最灵,四物桃红,血虚上承。当归四逆,血寒化冰。妇科之病,温经汤行,血瘀脉象,细涩多情,气滞血瘀,补气先行。血热搏结,证重色青,桃仁承气,蓄血攻营,热入血室,妇科病成,桃红小柴,肯定能行。热灼血枯,干血劳成,大黄虫丸,用之病停。血热心烦,细数脉生,躁动吵扰,狂乱不停。舌质红绛,出血证萦,清营汤好,凉血营阴,犀角地黄,对症则灵。

中医气病四字经歌诀

原气藏肾,此乃先天,肾之精气,化生之源,发育繁殖,肾精之泉,精液相合,宗气之田,分布全身,脏腑关联。营行脉中,阴血绵绵。卫行脉外,表里萦牵,周流不息,保你安全。原宗合气,正气实权,抵抗外邪,其性最坚,维护健康,身强体圆。虚滞陷逆,气病常兼。气虚自汗,少气懒言,脉象无力,神疲步艰。补气首方,四君子添,临床加减,良医才贤。气陷下垂,脱肛外悬,补中益气,此汤最全。胀闷疼痛,气滞之嫌。五磨饮子,金铃散添。气逆肺胃,肚气牵连。苏子降气,此汤最先,旋复代赭,镇逆在前。

中医蛔厥四字经歌诀

胃热肠寒,蛔虫上扰,蛔厥发时,医要知晓。四肢发凉,腹痛如绞。调理寒热,驱虫取巧,此时用药,乌梅丸好。

中医热厥四字经歌诀

四肢厥逆,身热面红。热邪壅盛,大渴不荣,小便短赤,大便难通。一派实热,白虎汤攻。

中医寒厥四字经歌诀

四肢厥冷,阴盛阳虚,纵欲太过,精竭肾吁。脉沉而细,舌质淡余。通脉四逆,回阳救躯。

中医化热四字经歌诀

寒邪化热,心肾不交。烦渴不寐,口干咽焦。脉像细数,舌绛红苗。黄连阿胶,滋阴如潮。虚热与水,两相结交。阴虚水停,小便难浇。咳呕渴烦,不寐通宵。舌红苔白,细数脉遥。要得安宁,猪苓汤包。

中医寒化四字经歌诀

阴寒内盛,心肾皆衰。手足逆冷,阴化寒来。脉象微细,但欲寐差。小便清长,淡白舌苔。欲吐不吐,自利渴灾、回阳救逆,四逆汤开。

太阴病证四字经歌诀

太阴之证,脾胃虚寒。腹满痛泻,食不下烦,喜温喜按,迟缓脉观,理中汤下,温中散寒。

中医少阳病辩证四字经歌诀

往来寒热,证属少阳,目眩口苦,火旺津伤。胸肋苦满,心烦难当。呕不欲食,小柴胡汤。

中医湿热发黄辩证四字经歌诀

湿热薰蒸,面肢发黄,身热心烦,口渴难当,小便短赤,舌苔腻黄,菌陈蒿汤,阳黄主方。

辨阳明腑证四字经歌诀

实热内盛,阳明腑中。痞满燥实,四证会同。舌苔黄燥,脉沉实充。峻下热结,承气汤攻。

辨阳明病经证四字经歌诀

无形实热,客于阳明。壮热燥渴,心烦不宁。脉象洪大,苔黄燥生,白虎汤下,清热生津。

太阳畜血证四字经歌诀

邪热与血,结于下焦,少腹急结,硬满难熬,其人如狂,自利如潮。桃仁承气,瘀热立消。

太阳畜水证四字经歌诀

表邪未解,邪入膀胱,发热汗出,烦渴常常,食入则吐,小便不张,少腹满热,五苓散方。

太阳伤寒四字经歌诀

太阳伤寒,因寒伤阳,发热头痛,恶寒怕凉,无汗而喘,浮紧脉详,辛温解表,麻黄加汤。

太阳中风四字经歌诀

风邪伤卫,名为中风,营卫不和,病性表从,脉象浮缓,汗出恶风,桂枝汤用,定见奇功。

中医祛痰法四字经歌诀

脾虚失运,水湿内停,食欲不振,聚痰成因。痰核瘰疬,咳哮癫惊。化消涤痰,症要分清。燥湿化痰,可选二陈。清金化痰,此汤热清。桂附二陈,专化寒凝。痰浊内阻,控涎丹行,痰核瘰疬,消瘰丸灵。痰迷心窍,癫狂乱哼,生铁落饮,立即消停。

中医祛湿法四字经歌诀

湿邪为患,内外分清。祛燥除渗,有法可行。过食生冷,湿邪内停。胸痞腹痛,癃闭湿淋。外湿身重,头如裹巾。肢体疼痛,肿脚浮身。羌活胜湿,此汤除因。燥湿化浊,平胃散行。除湿退黄,可选菌陈。八正散好,利水通淋。

中医理血法四字经歌诀

五谷化血,血养全身。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跌打损伤,女人闭经。膈下逐瘀,承气桃仁。血溢脉外,鼻衄恶心。咯血便血,尿血崩淋。清热止血,十灰散停。温阳摄血,黄土汤寻。

中医理气法四字经歌诀

气机不畅,疾病丛生。气滞气逆,不同症型。气滞胸脘,腹满胀疼。括萎薤白,四磨汤灵。气逆呕吐,呃逆作声,苏子降气,竹茹桔梗。虚实寒热,兼痰血凝,温清补泻,辩证要明。

中医消法四字经歌诀

痃癖癥瘕,气郁血凝。消癥导滞,有法遵循。气血痰瘀,积块开成,鳖甲煎丸,加上莪棱。妊娠腹痛,异位可能,活络效灵,此丹可斟。嗳腐吞酸,食积滞凝,加味保和,此丸最灵。

中医补法四字经歌诀

精神萎糜,身体虚衰,气血阴阳,各有安排,气虚少气,四君子开。中气下陷,食少纳呆,补中益气,此汤最该。血虚眩晕,四物汤来。阴虚盗汗,六味入怀。肾气阳虚,右归丸拆。平补峻补,仔细斟裁。

中医温法四字经歌诀

外寒经络,入脏腑中。阳气不足,内生寒壅。祛寒救逆,内外不同。脾胃虚寒,腹痛泻洪,温中祛寒,首选理中。阴盛阳衰,面色不荣,脉沉微弱,吐利丛丛,恶寒踡卧,四肢如冬,回阳救逆,四逆轻松。假寒真热,仔细辨通。

中医《和法》四字经歌诀

半表半里,以和为方。少阳肝胆,脾与胃肠。寒热往来,呕吐心慌。类疟疾患,小柴胡汤。胆气犯胃,胀满胸堂,蒿苓清胆,还你安康。肝气郁结,逍遥散尝。心下痞硬,泻心汤方。

中医下法四字经歌诀

里实有表,解表先从。里实无表,下法先攻。寒温润峻,下之不同。大承气汤,寒下剂冲,实热秘结,大肠得通。调胃承气,肠胃热壅。便堵小肠,屁多乱冲。小承气下,伴粥肠通。温下寒积,温脾汤功。润肠通便,五仁丸从。十枣汤俊,积水腹胸。

中医清法四字经歌诀

炎炎热势,泻火当清。气营脏腑,虚热伤阴。气分热盛,白虎汤清。热盛入营,清营汤吞。犀角地黄,专入血分。龙胆泻肝,肝火平温。青蒿鳖甲,虚热养阴,病后余热,饮服舒心。

汗法四字经歌诀

外感初起,表证端详。开泄腠理,调和阴阳。此用汗法,恰如其当。表寒辛温,表热辛凉。表寒用药,麻桂羌防。表热用药,银薄牛桑。病情兼夹,体质异常。具体运用,医在庸良。

里实证四字经歌诀

外邪化热,入里胃肠。烦躁谵语,气大粗长。腹满便秘,舌苔发黄。手足出汗,沉实脉当。救阴泻热,承气汤帮。

里虚证四字经歌诀

脏腑阴阳,气血两伤。少气懒言,心悸心慌。头晕目眩,神疲肢凉。脉象细弱,嫩淡舌常。益气养血,八珍汤强。

里热证四字经歌诀

邪热炽盛,病邪内传。脏腑积热,身热湿衫。口渴饮冷,谵语躁烦。苔黄尿黄,狂越便干。脉象洪数,白虎汤安。

里寒证四字经歌诀

寒邪直中,脏腑受凉。阳气虚衰,阴寒内狂。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口淡不渴,热饮润肠。面色苍白,大便稀溏。淡白苔润,沉迟脉量。附子理中,汤丸扶阳。

表实证四字经歌诀

外邪束表,腠理闭完。阳集肌表,正邪相残。身体疼痛,无汗恶寒。脉象浮紧,薄白苔含。辛温解表,麻黄汤安。

表虚证四字经歌诀

外邪袭表,腠理疏然。发热自汗,或战或寒。头痛项强,恶风倦酸。面色淡白,脉象浮缓。调和营卫,桂枝汤宽。立即服下,表虚症安。

表热证四字经歌诀

温热犯表,发热恶风。头痛口渴,舌边尖红。脉象浮数,辛凉药攻。

表寒四字经歌诀

风寒袭表,寒重热轻。头痛项强,无汗身疼。舌苔薄白,肢冷如冰。脉浮脉紧,败毒散灵。

阳证四字经歌诀

精神兴奋,身热面红。热烦口躁,冷饮无穷。目眼了了,气粗声洪。溺短赤黄,二便难通。脉大洪数,按之力充。舌红苔黄,热病随从。

阴证四字经歌诀

萎糜不振,人无精神。形寒肢冷,倦怠卧身。面色苍白,低微语声。不烦不渴,饮食少吞。大便稀溏,小便长清。舌淡苔白,脉迟细沉。气弱身重,舌胖面浑。

疾脉四字经歌诀

脉来急速,数之至极。一息七八,阳亢阴离。元气将脱,危重难医。釜底抽薪,灾星化吉。孕妇无病,临产到期。

睡眠症状主病四字经

昏昏欲睡,邪热犯心。寐多阳虚,湿痰病因。过多思虑,心血无根。心肾不交,梦寐难成。入眠梦多,肝肾亏阴。饮食过饱,睡卧不宁。正气虚弱,睡难入神。心胆火炽,梦遗伤精。

胸胁症状主病(中医针灸四字经)

肝虚肝郁,两胁痛增。痰饮肝火,血瘀气停。胀满气滞,少阳证临。胸胁串痛,肝不舒情。心阴不足,速跳心灵。心动缓慢,乏力厥晕。气虚心慌,里热烦心。心中懊恼,虚热乱生。

大便症状主病四字经

阳明腑实,便秘不轻,多见热病,虚冷气凝。泄分寒热,久湿暴行。溏属虚寒,喷射热横。肠风脏毒,便血来临。脾不统血,淡红色平。完谷不化,脾虚寒凝。血中带脓,痢疾热蒸。

小便症状主病四字经

三焦热结,小便失灵。涩痛难忍,淋漓不停。膀胱湿热,浑浊不清。小便不禁,气虚寒生。小便频数,湿热不轻。下消阳虚,尿多浊淋。肾热房劳,血尿伤精。中气虚衰,遗尿羞人。

食欲主病四字经

消谷善饥,炽热胃熏。饥不欲食,痰火胃阴。食胀食阻,气滞络经。小儿偏食,虫积扰身。

精神状态主病四字

肾元亏损,健忘无神。心肾不交,忧思过真。惊悸怔忡,血不营心。阴虚火旺,雷鸣易惊。心情烦躁,亏阴少津。心灰意冷,抑郁至深。精神失常,癫狂失魂。时悲时喜,脏躁妇人。

眼睛面部主病四字经

面部发热,肠胃阳明。面部麻木,气血不盈。目痛红肿,实热肝经。干涩不足,大亏肾阴。肝虚夜盲,风热痒睛。视物双影,肝肾邪争。阴血不足,视物不清。小儿脾虚,睡眼露睛。

鼻子耳朵主病四字经

鼻涕气臭,湿热疮生。肺胃热盛,鼻燥少津。鼻痛肺火,鼻痒虫行。外感风寒,清涕来临。风热感冒,黄涕稠凝。肝犯肺胃,鼻衄不停。虚实耳聋,辨证要清。实性耳聋,肝火上行。虚性耳聋,肾虚耳鸣。

发热主病四字经

往来寒热,病在少阳。恶寒发热,外邪表当。但寒不热,阴盛欺阳。但热不寒,阳盛阴伤。有汗表虚,无汗实昌。久热不退,阴津必伤。骨蒸劳热,阴虚精亡。壮热里盛,心烦意慌。

口味主病四字经

肾热口咸,齿枯热蒸。脾热口甜,挟湿不轻。口苦胆热,酸腐食停。辛为肺热,舌燥亏津。口香消渴,糖尿病临。胃有实热,口臭难闻。口粘湿热,脾失健升。

出汗主病四字经

自汗虚阳,盗汗虚阴。热邪阳明,大汗全身。阳虚冷汗,阳盛汗蒸。汗出如油,阳亡不存。振栗战汗,顺逆分清。汗后身热,邪气盛盈。心胸流汗,不足心阴。气血偏虚,汗出半身。

望大便四字经

便稀肠寒,便干热盛。便中带血,脾虚痔生。便如羊屎,麻仁丸行。痢疾脓血,肠炎不轻。大便黑色,肠胃血临。

望诊之望白苔主病四字经

外感风寒,苔白滑临。内有痰湿,滑腻苔生。白中带黄,病传里层。厚白而燥,热盛而行。舌苔积粉,浊重瘟兴。

望诊之望神态四字经

肥胖消瘦,一见知人。身肥体胖,湿重痰沉。三高暴厥,中风惠临。形体消瘦,津血虚阴。虚火阳亢,劳嗽肺闷。指甲肌肉,腠理骨筋。临床辩证,仔细认真。

头晕失眠针灸配穴四字经

神经衰弱,常伴失眠。头维攒竹,百会先前。悬颅悬厘,足三里安。三阴交上,合谷关元。神门太渊,内庭行间。加上中极,如用神丹。辅助胃肺,天枢中脘。肺俞膏肓,针到病痊。

针灸手法四字

针灸手法,有重有轻。手重强刺,诸痛止疼。手轻弱刺,虚痿安宁。八方爆刺,痞块结生。进针手法,捻转直行。捻转进针,胸腹最灵。直接刺入,头肢随迎。行针手法,谨记师承。提插捻转,手要活灵。指弹针柄,调和卫营。各种振颤,酸胀麻疼,得气为佳,手法可停。

针灸避忌四字经

行针避忌,雨天大风。饥饱醉怒,渴劳惊忡。病分缓急,急症当攻。缓病欲针,择日驱凶。切莫死板,了然于胸。

针灸深浅四字经

针刺深浅,手要灵活。心中有数,头部骨膜。胸部肋间,斜针浅薄。肚腹稍深,三分腹膜。背薄似饼,沿皮操作。临床判断,胖瘦虚弱。四肢深浅,经验裁酌。迎随补泻,仔细琢磨。酸麻重胀,得气适合。

针灸生理部位禁针四字经

头要清醒,生理禁针。脑户入脑,尤判死刑。脏腑要害,切莫进针。目眶进针,生手莫行。乳中脐中,小儿囟门。胸部浅刺,背饼腹深。切记孕妇,合谷三阴。中极关元,孕妇慎行。

疾病穴位辩证四字经

大肠实热辨证

饮食不节,五志化火。肠道热盛,便秘口渴。舌红苔黄,腹胀难过。骑竹马痛,曲池相佐。膈腧天枢,趁乱逼迫。

大肠瘀堵辨证

大肠瘀堵,齿痛咽肿。腹胀便秘,大巨穴痛。

急性肠炎辩证

先吐后泻,大便水样。手三里痛,皮肤热烫。上巨虚痛,天枢一样。

慢性汤炎辩证

泻泄腹胀,便黏水样。手三里痛,皮肤温凉。上巨虚痛,遇冷增强。天枢隐痛,喜温怕凉。

气陷精伤四字经针灸歌诀

气虚气陷,升举无力。脏器下垂,久泻久痢。疲乏耳鸣,初期警惕。中脘气海,艾灸百会。灸七休一,温补为贵。

精伤

精伤骨酸,身体不安。恐惧伤肾,实伤精丹。首针照海,肾水如泉。中极京门,表里募联。会阳肾俞,肾阳之田。青年中年,节欲为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