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质主要分这5种,看看你家孩子是哪一种?
中医十分重视体质在疾病的发病、传变、转归、治疗、预后上的重要作用,研究体质与临床的关系,一直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环境有异,体质上的差别是明显的。
根据临床多年的观察,小儿体质类型大致可分为五类,即正常质、痰湿质、气虚质、内热质、气阴两虚质,兹分述如下。
一、正常质
体质表现:小儿形体胖瘦适中,或略胖,或略瘦,面色红润,头发乌黑,精神活泼,表情自如,声音响亮,肌肉结实,饮食、二便均可,睡眠安宁,平时较少生病,指纹不红不淡、隐隐而见,舌苔正常,脉有力。
形成因素:先天禀赋充足,后天调理适宜。
发病及病理特点: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古有“稚阴稚阳”和“纯阳”之说,正常质的小儿虽是发育、营养正常,抗病能力尚好。
但毕竟稚幼,脏腑气血未充,易受六淫疠气及饮食所伤,以肺脾系统病证为常见。发病之后容易传变,由表入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治疗宜忌:此类患儿在治疗上重在针对病因病机,一是驱除外邪,二是适当调整机体机能,不宜大补大攻。
因为正常质患儿的再生康复力强,只要祛除了病因,调整了脏腑功能,就易于康复,即所谓“脏气清灵,易于康复”。
平时保健:宜从寒温、饮食方面予以调摄,一般不必多服药物,以免造成体质上的变化。比如,多服温补,易生内热;过用寒凉,易伤阳气。
二、痰湿质
体质表现:小儿形体偏胖,肌肉松软,面色白或苍白少华,表情较淡漠迟钝,畏寒易汗,四肢末梢欠温,喉中常有痰鸣,睡时痰鸣加剧,多涎滞颐,
食欲较差,易作腹胀,大便多溏,尿清,易患感冒咳嗽,痰多,或素有哮喘,唇舌淡白,苔多滑腻,脉细濡,指纹青滞。
形成因素:多因禀赋不足,素体阳气虚弱,脾阳不运;也可因病后失调,脾气未复,而致痰湿内停;也有因恣食肥甘,内困脾胃而致。
发病及病理特点:易受寒湿所侵和饮食所伤,造成痰饮咳嗽、哮喘、吐泻、肿胀等疾病。发病之后,易伤阳气,造成脾肾阳气虚弱,痰湿内停,致肺脾气机失利等多种病理变化。
治疗宜忌:治宜温阳化气,健脾化湿,疏利气机为主,结合病证特点辅以宣肺、化痰、降逆、利水等。忌滋腻黏滞、阴柔之品。
平时保健:可常服健脾化湿之剂,如异功散、六君子丸之类。少食滋腻难化之食物及水份过多之食物。忌食易生痰饮之物。
三、气虚质
体质表现:小儿形质较弱,面白气弱,精神萎靡,目光少神,肌肉不丰,四肢乏力,形寒畏冷,四末欠温,纳少腹胀,大便溏稀,小便清利,或有遗尿,易自汗出,易感冒,唇色淡白,舌淡苔少,脉细弱,指纹淡隐。
形成因素:多因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久病大病之后,致脾肾气虚。
发病及病理特点:此类小儿体弱气虚,不耐外邪及饮食所伤,容易发病,经常罹患感冒及肺脾病证。发病之后,虚实夹杂,损气伤阳,病理变化以寒化为主。
治疗宜忌:始终宜扶正补虚,益气助阳。在兼有邪实的阶段,注意祛邪不伤正,补虚不恋邪。忌苦寒攻伐,亦忌辛温窜散。
平时保健:可常服玉屏风散、四君子丸、异功散之类以健脾益气,强壮御邪,提高免疫力。适当锻炼和户外活动,增进食欲,注意饮食调节,宜富于营养,又易消化吸收,不使脾胃负担过重。
四、内热质
体质表现:小儿形体多瘦,少数偏胖而壮实,唇面多赤,脾气急躁好动,精神亢奋,口干口渴,食少便结,或食多易汗,睡眠不宁,辗转反侧,齘齿咬牙,夜惊梦多,或潮热盗汗,或遗尿,手足心热,皮肤较干燥。小便黄而臊臭,口中气臭,易患感冒发热,热势往往较高,或见高热惊厥,苔黄燥,脉数,指纹红紫。
形成因素:多因先天胎热,或后天饮食失节,积滞内蕴,造成内热蕴伏;也因病后热郁,调理失宜所致。
发病及病理特点:易发温热病证。发病之后,易化热化火,动风生痰,或耗血动血,也易耗伤津液,造成阴虚内热。
治疗宜忌:治宜清化内热,消积导滞,使肠胃调畅通利。但不宜过于苦寒,而致化燥或败胃。在清泄内热的同时,注意调达脾胃,脾胃运化正常,滞热则无以内生。
平时保健:在饮食方面宜清淡,忌滋味肥甘,宜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不致食滞内蕴,胃肠功能正常,则蕴热之源不复存在。
五、气阴两虚质
体质表现:小儿形质瘦弱气怯,面色苍白,目睛少神,表情淡漠或急躁,精神不振,纳少,口干,皮肤干燥,盗汗潮热,手足心热,睡眠不宁,唇色淡红或干红,舌淡红或红而少津,脉细数,指纹细而红紫。
形成因素: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气阴两伤,调理失宜所致。
发病及病理特点:此类小儿易受外感,感邪之后,最易入里,或直中内陷,形成表里相兼、虚实夹杂,以致阴阳两虚,病往往严重。
平时保健:根据虚者补之的原则,可常服生脉散制剂,以益气育阴。同时适当增强营养,饮食宜易于消化,注意避免受寒感冒和过于疲劳。
上述5种体质类型是比较常见的,这些体质类型一般以单一出现为主,也有相兼而见的,即有的小儿可同时兼见二种类型的体质特点。
这些体质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互相转化。
比如正常质的小儿,由于疾病、或用药过量、或饮食等调节失宜,也可转化为他型;痰湿质往往容易转成气虚,气虚也可兼见痰湿;内热质则容易变成气阴两虚,气阴两虚也可转而兼见内热。同样,不正常质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转化为正常质。
掌握小儿的体质类型,有助于临床诊断、预后和治疗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另外,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掌握了小儿的体质类型,就可针对其成因,做好保健调理,以起到转化和调整体质类型的作用,使不正常质逐渐趋于正常,最终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近年来不少地方采用健脾益气之剂如玉屏风散等对气虚(脾虚)易感儿进行调理,均有调整体质、增强免疫、预防疾病的作用,即是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