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病下治之头病治脚
今天分享一种新的玩法,从肌肉的层次来诠释第二种 “上病下治”,如果大家能够理解第二种,以后看情况会分享第三种、第四种…….
下面以颈椎椎间盘膨出为案例来讲讲这个相对的高级玩法,大家都听说过腰椎间盘膨出,其实颈椎的椎间盘也会膨出的。
有一位女士多年来颈6、7椎膨出、错位,这个病例看起来视乎很容易治疗,但实际治疗起来是比较麻烦的,我曾采取多种方法也不能使其复位,这个病例是我多年来治疗颈椎病当中最棘手的一个病例,后来我又采用 “上病下治”,“ 前病后治 ”,“X型治疗 ” 等原理去治疗,也没有什么进展!
为什么用 “上病下治”,“ 前病后治 ”,“ X型治疗 ”等原理治疗没有效果呢?
通过分析我在使用 “上病下治”时主要是停留在表层上,于是我把治疗的角度转移到肌肉上,根据肌肉层面的上下对应关系,我把 “上病下治”的 “ 下治点 ” 转移到大腿内侧的股薄肌上,结果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当我把股薄肌作为“ 下治点 ”时,一直停止不前的病情,终于开始见效了,在以后的十多天内就把这位女士多年的颈椎椎间盘膨出治愈了。
在以后的临床中,凡是遇到颈椎错位的椎体不能及时复位,我独取股薄肌就可立刻使错位椎体复位,股薄肌为何有这样的非凡作用呢?
还要重头说起。
这位女士颈椎的6、7两个椎体膨出向左凸出,膨出椎体的中心点没在中心部位也向左偏移,这是个我从没有经历过非常奇特的病症。因为颈椎椎体膨出和偏移为她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使用电脑、手机、看书等,只要牵扯到脖子的一些活动,时间稍长一点就疼痛难忍,即使打上几圈麻将消遣消遣脖子也不听使唤,有时候还头晕脑胀眼珠子痛等。为治病也曾多处求医,都因无果而归。
来我处治疗时,我为她检查颈椎后初步确定,引起颈椎膨出的原因有三:用手检查时感觉到左侧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三条肌下端的肌腱部位发硬,是发硬三条肌的应力,将颈椎的6、7椎体拉向左侧,而且使得椎体的中心部位同时向左倾斜,三条肌发硬的肌腱的部位是导致颈6、7椎膨出,椎体中心向左偏移的主要原因。
颈椎膨出、中心点偏离病因找到了,运用经筋疗法治疗多日未见疗效,三条肌腱软硬度没有任何变化,当然膨出的椎体和中心点向左偏移也未见好转。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按常理采用我经常用的经筋疗法是易查而且易治的,一般治疗后当时见效,病情不十分严重的有个十来天就痊愈了,这位女士病情没有变化一定另有隐情。根据我的经验,如果颈椎膨出治疗超过三次无效者,要重新探讨发病的病因。
我们的医学前贤在长期临床中,曾摸索出好多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好多治疗原则,其中“上病下治”是一条很重要的治则。“上病下治”既然很重要,刚开始为何使用 “上病下治”没有效果呢?主要的原因是把 “上病下治”的原理停留在平面的表层,没有整体立体的去深入理解思考 “上病下治”的原理及规律。
于是我根据肌肉层面的上下对应关系,我把 “上病下治”的 “ 下治点 ” 转移到大腿内侧的股薄肌上,按照这个新的玩法上病取之下,首先检查与肩部相对应大腿内侧的股薄肌,两侧股薄肌是否存在不平衡点。
经触摸检查一侧股薄肌较硬,用手揉按时异常疼痛,这条较硬疼痛的肌有可能是治疗点。治疗点确定了,我用手在较硬股薄肌上反复揉按一会,当较硬股薄肌稍见软后,再次检查颈椎发现椎体的几条包括三角肌中间的硬结见软,再揉按错位的椎体就容易复位了。
病症好转证明:股薄肌失衡才是颈椎膨出等病症的真实病因,之前所用的方法没有让错位的椎体复位,是违背了 “上病下治”的原则,一旦按照医理遵照这个原则去做,就使病情急速发生变化。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取得疗效后每天在股薄肌上揉按,十多天病症就痊愈了。
股薄肌为何能够影响到颈椎呢?
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肌与肌之间上下相通、左右相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是其一;
其二股薄肌向上与耻骨肌、腹直肌、胸大肌,直到三角肌是相通的,当大腿一侧股薄肌纤维僵硬,必然影响到耻骨肌、胸大肌、三角肌等肌,将颈椎拉向患侧。根据肌之间相联系的道理,如果单纯的调整错位的椎体,只能是治标而没有之本,调整大腿内侧的股薄肌,加快肌纤维气血循环,活血化瘀,耻骨肌、腹直肌、胸大肌、三角肌等肌逐渐柔软解挛才是治本。
其三股薄肌与颈椎周围的相关肌肉有上下对应共振的关系。这一条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多人理解不了的,在以后与一位民间中医同行交流中得知“上病下治”有7种境界(用法),没有想到,我现在所用的就属于第二种境界,另外,还有筋的上下对应、骨的上下对应、气的上下对应、神的上下对应等,据说,骨盆偏歪了,有人通过踝骨产生能量共振,就可让骨盆矫正,这是骨的上下对应治疗,但我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
在以后的临床中,我发现这个股薄肌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但可以治疗颈椎腰椎方面的疾病,同时还可以治疗一些内脏疾病,例如盆腔炎、盆腔积液、尿道炎、子宫腺肌症、阳痿、前列腺、尿频等,因为它有利于恢复耻骨的生理功能,而耻骨是人体上下通行的“咽喉”,如果耻骨失衡,气血运行受阻,必然导致盆腔炎、盆腔积液、尿道炎、子宫腺肌症、阳痿、前列腺、尿频等疾病的发生。在伤科界有一个著名的手法叫开三筋,据说有上三筋、中三筋与下三筋,其中下三筋的一个开筋手法据说就在股薄肌区域,看来这个股薄肌是值得好好研究探索的一块肌肉。
有人说大腿内侧通过的除股薄肌外,还有缝匠肌、长收肌等肌,为什么不用它们呀?
据我个人浅薄经验,感觉起到调整肌群的主要肌肉是股薄肌,因股薄肌位于大腿内侧扁薄的带状肌,以腱膜起自耻骨下支,向下于耻骨内上髁平面移行为条索状肌腱,最后以扇形放散,止于胫骨粗隆内侧,所以股薄肌对耻骨及其它方面有重要的调整作用。
上病下治,脚上有很多开关,可根治诸症,尤其擅长头部!
1、眼干——揉大脚趾,按太冲
肝主目,肝开窍于目,而肝经起于大脚趾,经常刺激大脚趾加太冲穴可以加强肝经的气血,从而滋养眼睛,缓解眼干的不适症状。
2、降血压——转脚腕,拉跟腱
有高血压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经常转动脚腕,勾脚尖拉伸一下跟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坚持,有很好保健作用。
3、消化不良——扳脚趾,按内廷
用手握住五个脚趾往前按,通一下气,可以按响,再按摩二、三脚趾趾缝间的内庭穴和足三里,可达到调理胃病,健胃的目的。
4、止咳——按小脚背
如果家里有宝宝咳嗽,可以给揉揉脚背,尤其是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患儿,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5、抗衰老——常抬双脚
每天坚持先转一下脚腕再高架双脚2~3次,高度30公分左右,每次5~10分钟,能使腿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心肺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回流得到加强,保护大脑和心脏,还具有抗衰老作用。
6、健脑养肾——按脚心,揉大脚趾
要维持大脑年轻,建议经常按摩搓擦足心涌泉穴,揉大脚趾,大脚趾相当于人体的头部,揉擦至局部发热为止,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
7、肾气不足——按涌泉,抬脚跟
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属于肾经,抬脚跟就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建议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先按摩一下涌泉再抬脚跟,此时肾经的气血最旺盛。
8、静脉曲张——踮脚走
踮脚运动能解除久站、久坐后的机体疲劳、下肢酸胀和单纯因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而引起的静脉曲张。
9、心火旺,失眠——按脚底,揉脚后跟
上火要补肾阴,以养阳,达到心肾相交。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肾气从这里生发。用温水泡脚,并揉揉脚后跟和涌泉穴对缓解心火有帮助。
10、偏头痛——按足临泣
偏头痛的位置刚好在胆经的位置,按痛点对侧的足临泣,能疏通胆经,也是头足的对应点。用大拇指按住不动,坚持五分钟。
11、头顶痛——按太冲
12、前额晕痛——陷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