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提高药效的煎煮方法
1.中药在煎煮时最好都弄成小块,容易煮透,让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汤液中。生姜最好剁成末,麦冬每个剪成两三段,半夏破成枣核大,附子用扁口钳夹碎成小块,这样煮药效果好。
2.浸泡时间足够长,让药材都泡透,一般药材浸泡一小时即可,如果是附片、半夏可能要浸泡3-4小时。否则煮完药了,药材中间还是干的,这样就会浪费药材。有人煮药前一天晚上泡上药材,第二天再煮。
药材弄成小块,比如桂枝汤条文中的煎煮方法: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口父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口父 咀是古代还没有铁器刀的时候,用牙把药材咬成小块来煎煮。
现在有人把药打粉,装无纺布袋子里煮粉,下边垫个支架以免熬糊,据说药效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