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下注的腰腿疼痛

湿热为病,除痹证以外,湿热下注而病腰腿疼痛的也大有人在。当然湿热病的腰腿疼痛也属于痹证之例。为了分析清晰起见,而另立一格,以利读者。湿为土之气而亲于下,无论外湿与内湿,在其发病规律中,都有“湿热下注”而发生腰腿疼痛者。所以,才有“上病多风,下病多湿”的格言。治疗湿热性的腰腿疼痛也非易事,关键在于辨证准确、论治效果,没有一定的经验是难以达到的。

下面我举医案一例以资说明:

闻某,女,45岁,1993年10月5日就诊。患者从臀至腿肥胖粗大,其肿如象,非常沉重,行步维艰。余按其腿,肌肉只胀而不见凹陷。问其小便色黄而味臭秽,兼有带下淋漓。切其脉沉缓,视其舌苔黄而腻也。

余辨此证为湿热下注,似肿非肿,湿凝气阻,气血不利所致。

治法:清下焦之湿热,利气脉之瘀滞。选用《医宗金鉴》之“加味苍柏散”。

方剂:知母、黄柏各10g,防己12g,木通10g,当归10g,白芍10g,独活6g,羌活6g,苍术10g,白术20g,木瓜10g,槟榔10g,牛膝10g,生地黄10g。

上方服完五剂,腿胖肿变成松软,带下大减。效不更方,又服五剂,则腿之肿胀明显消退。此时患者感觉周身无力,此乃湿邪去而显露正气不足之象。于法当用扶正之药,而又恐恋邪为患。转方乃用治疗气血两虚,而又有湿邪存留的“当归拈痛汤”:

当归15g,党参12g,茵陈12g,白术12g,茯苓20g,猪苓20g,泽泻15g,防己12g,苦参10g,升麻3g,黄芩6g,羌活6g,独活6g,防风6g,葛根10g,苍术10g。

此方连服五剂,两腿肿胀大减。切脉为软、舌色淡嫩,自称疲倦少力。辨为湿邪虽解,脾气之虚象已露,乃改用补中益气汤加二妙汤,连服五剂,体力大增。

本案之腿胀酸楚,非为水气,乃是湿邪下注,与脾不化湿有关。所见尿黄、味秽、带下、舌苔黄腻、脉来沉缓,无不与湿热邪气有关;如从脉缓分析,则太阴脾虚亦不例外。治疗本证,总以清热、利湿、健脾导滞为法。

“加味苍柏散”、“当归拈痛汤”均为治疗湿热下注,腰腿两足疼痛的名方。根据《医宗金鉴》所载:如果其人形气实而湿热盛的,用“加味苍柏散”;如果其人形气虚,或者下肢发麻为甚的,则用“当归拈痛汤”。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