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炎性假瘤的专家治疗经验

眼眶炎性假瘤(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眼眶疾病,其特征为眼眶内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炎症。其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1~2例。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相近,但有些研究表明女性稍多见。该病无明确种族或地理差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与免疫异常有关。

01西医病因

西医学认为,眼眶炎性假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01

免疫反应异常:自体免疫反应过度,导致眼眶内组织炎症反应。

02

感染后反应:虽然不是由直接感染引起,但某些感染可能诱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03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背景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02西医治疗

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眼眶炎性假瘤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的首选药物,能有效减轻炎症和水肿。
免疫抑制剂:对于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可以选择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

生物制剂:近年来,抗TNF-α等生物制剂在某些难治性病例中显示出良好效果。

手术治疗
活检及病理检查:必要时进行手术活检,以排除其他恶性肿瘤。
减压手术:对于严重影响视力或眼球位置的病例,可以考虑手术减压。

03中医病因病机

在中医理论中,眼眶炎性假瘤多由外感风热、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等因素引起。1外感风热

外邪入侵,风热之邪循经上犯,郁于眼眶,使局部气血壅滞,发生肿胀疼痛。2肝肾不足

肝开窍于目,肾主藏精。若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容易引发眼部疾病。3气滞血瘀

久病入络,气滞血瘀,脉络阻滞,不通则痛,形成假瘤。

0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眼眶炎性假瘤主要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


内治法
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型,常用银翘散加减。
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不足型,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血瘀滞型,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外治法
针灸:选用睛明、攒竹、太阳等穴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热敷:以中药热敷患处,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痛。05名家经验

眼眶炎性假瘤属临床罕见病,难治病,现代名家在治疗时根据病人体质、舌脉、特殊体征等不同,形成各自临证特色。

庄曾渊认为本病以“热”“瘀”为主要病机,在治疗时应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方药选用五味消毒饮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高健生在治疗本病时强调应抓住中青年体质分析,善用药对治疗以增加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在久治不愈患者中少佐温阳药物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

韦企平认为本病病理因素多样,有气滞、痰凝、血瘀等综合存在,选用行气化痰、散瘀消肿药物治疗。

谢立科治疗本病以清热解毒药及活血化瘀药居多,核心思想重在祛除OIPT瘀毒之邪,同时顾护人体津液,提升机体正气,对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冯俊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肝经郁热日久致脉络气血瘀滞,治疗中应以疏肝清热,化瘀通络为基本治则,方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方。除中药内治外,针灸、拔罐、皮内针等中医特色疗法,也可应用于眼眶炎性假瘤的治疗,但目前临床报道较少。

眼眶炎性假瘤作为一种复杂的眼部疾病,中医和西医在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上各有特点。中医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辨证论治,以清热解毒、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等方法达到治疗目的。西医则注重局部治疗,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炎症,并在必要时采用手术干预。两种医学体系各有所长,合理结合可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方案。

案1 陶某,男,27岁。

初诊:起病3天,自觉眼周疼痛。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并向一侧移位,眼球和眶壁之间常可触及单一或多个硬性肿物,呈结节状,可以推动,眼球运动受限。伴复视,口渴,便秘,溺赤。脉涩,舌质紫暗,苔黄。诊断为右眼眶炎性假瘤。

辨证: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桃仁赤芍牛膝车前子各15g,红花当归川芎炒枳壳柴胡各10g,生大黄(后下)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15剂后,眼痛,复视,口渴,便秘,溺赤等症状减轻,眼球突出亦有好转。继用前方加三棱莪术各10g。服2个月后,眼突渐消,复视消失,眼球转动自如。停药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方中桃仁红花赤芍牛膝破血行瘀;川芎枳壳行气化瘀;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生地黄滋阴养肝,以防破血药耗血伤阴;用车前子生大黄通利二便,导邪热外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眼球突出明显者,加夏枯草玄参各15g,莪术郁金各10g,以破气软坚散结;若兼心烦热,口干咽干,便结者,加玄参麦冬各10g,以滋阴软坚。

案2 侯某,女,34岁。

初诊:起病半月,左眼球逐渐向外突出,转动受限,并出现复视,结膜轻度肿胀,色泽黄浊。伴头重胸闷,心烦口渴。脉濡数,舌质红,苔黄腻。诊断为左眼眶炎性假瘤。

辨证:湿热内蕴,上蒸目窍。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消肿。

主方:三仁汤合桃红四物汤。

处方:薏苡仁生地黄各20g,当归赤芍滑石15g,杏仁厚朴通草淡竹叶法半夏桃仁各10g,白蔻仁红花川芎各6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15剂后,眼痛,复视,头重胸闷,心烦口渴等症状减轻,眼球突出亦有好转。继用前方加三棱莪术各6g。服2个月后,眼突渐消,复视消失,眼球转动自如。停药观察1年,未见复发。

按语:方中用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用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薏苡仁健脾宣肺渗湿;用滑石通草竹叶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化瘀消肿之功。若热邪较重者加黄芩山栀黄连金银花蒲公英以清热解毒;肿甚痛剧者加乳香没药以化瘀止痛。

案3 向某,男,36岁。

初诊:起病3周,右侧眼周疼痛,眼球逐渐向外突出,眼球活动障碍,并有复视,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眶缘部可触及半圆形或扁平形肿物。伴有头痛眼胀,恶心欲呕,大便结,小便黄。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诊断为右眼眶炎性假瘤。

辨证:风热壅盛,上攻目窍。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散结。

主方:泻脑汤加味。

处方:玄参茯苓车前子连翘茺蔚子各15g,防风木通熟大黄玄明粉桔梗黄芩当归赤芍丹皮各10g,黄连6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15剂后,头痛眼胀恶心欲呕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等症状减轻,眼球突出亦有好转。继用前方去玄明粉加三棱莪术各10g。服2个月后,眼突渐消,复视消失,眼球转动自如。停药观察1年,未见复发。

按语:方中用黄芩黄连连翘清热解毒;用当归赤芍丹皮茺蔚子活血散结;用大黄玄明粉泻热通腑;用车前子,木通茯苓清热利湿,引热下行;防风疏风散邪;玄参养阴清热,防止风热伤阴;桔梗载药上达头目。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功。如眶内触及肿块,可加昆布海藻牡蛎夏枯草软坚散结,或加三棱莪术破瘀散结。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