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病因病理与治疗方法
—早醒来,脖子僵了,“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颈背肌筋膜炎,好发于青壮年。发病者常常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颈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落枕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好致局部肌肉血管痉挛缺血,或因醒后肌肉突然收缩引起肌纤维与肌膜平衡失调,也可因颈部突然扭转、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受风寒侵袭等引起。该病本质上属于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颈部是人体活动最多的部位之一,所以“落枕”的机会较多,容易反复发生。
落枕又称失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睡起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好发于青壮年,冬春两季多发。轻者数天可以自愈,重者可迁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和学习。
醒来脖子僵就是落枕吗
晨起后的颈项僵硬酸痛和活动受限不一定都是落枕引起的。但如果这些症状经常发生,并且症状在一周内无法消失,那么应当重视,可能是患有颈椎病。这种情况可能由原有的颈椎病自身引起,也可能是由于频繁落枕造成的颈椎周围肌肉韧带松弛,颈椎关节稳定性下降,甚至可能发生小关节错位,进而频发脖子酸痛。如果在这种症状的基础上出现了上肢或下肢麻木发凉、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那么更应该加以警惕,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骨科接受检查和治疗。另外,反复落枕还可能提示颈椎曲度不良、颈椎自发性脱位、初期颈椎结核等。
睡觉“着凉”会导致落枕吗
睡觉时颈背部受凉是落枕发生的原因之一。颈背部受凉后血流速度减慢、循环不畅,炎症因子在局部不断产生且无法被代谢;同时,局部肌肉持续性收缩痉挛,从而造成颈部酸痛僵硬的落枕症状。
除受风、寒、湿侵袭外,落枕还与以下因素有关,包括枕头高低不合适、睡姿不好、长时间过度屈曲、突然用力偏转使肌肉扭伤、外伤等。
病因病理
睡眠时姿势不良,头颈过度偏转,或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均可使局部肌肉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持续牵拉而发生静力性损伤。
颈项背部受风寒侵袭,严冬受寒,盛夏贪凉,风寒外邪侵袭使颈背部某些肌肉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功能障碍。
落枕后怎么处理
物理疗法:首先可选择物理疗法,当疼痛僵硬严重时,在疼痛处冷敷,症状超过24小时则用热毛巾局部热敷。同时,建议配合适度的颈肩部活动来牵拉挛缩的肌肉,可以按摩局部促进肌肉松弛,从而缓解酸痛。除红外线理疗之外,中医治疗落枕的方法较为流行、多样且有效,包括拔罐、针灸、穴位按摩等等。
常规治疗
理筋手法
手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往往经治疗一次,症状即减轻大半,如配合药物等治疗,则疗效更佳。
1.揉推摩法: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缓慢转动头颈,在颈项部找到痛点或痛筋后,用拇指或小鱼际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稳施压,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缓解,疼痛减轻,再找出新痛点用同法操作,如此反复,至活动基本正常,痛点消失为止。
2.伸筋疗法:运动医学研究说明,拉紧痉挛的肌肉使之伸展,并维持两分钟以上,可使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减轻或消失。利用这一原理,有针对性地使痉挛、收缩的颈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颈肌痉挛,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恢复颈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循环的目的。
(1)胸锁乳突肌伸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按住患者一侧肩锁关节处以固定肩部,另一手扶同侧下颌,并缓慢使患者头部转向对侧,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内保持双手位置不动,两分钟后放松。双侧分别进行,重复操作3~5次。
(2)斜角肌伸筋法:体位同上,述者一手按住患者一侧肩锁关节处,另一手扶同侧颞部,双手反向用力,使患者颈部侧屈向对侧,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为保持颈部侧屈位两分钟,随后放松,先健侧后患侧,重复3~5次。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患者坐位,术者立其后,双手肘部按住患者双肩以固定肩部,双手手指重叠扶在患者颈枕部,逐渐向前下方用力,使患者颈部前屈,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内保持颈部前屈两分钟,随后放松,重复3~5次。
以上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配合应用。每日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
1.处方:大椎、后溪、悬钟、落枕穴及阿是穴针灸并用,泻法。
2.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同时嘱患者在行针中向前、后、左、右活动颈项部;由风寒所致者局部加灸。
拔罐治疗
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疼痛轻者直接拔罐;疼痛较重者可先在局部用皮肤针叩刺出血,然后再拔火罐,可行走罐法。
牵引治疗
用枕颌带牵引,以坐位牵引为主,牵引重量为2~5千克,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物理治疗
可选用电疗、磁疗、超声波等仪器进行局部理疗,温筋通络,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病症。
适宜技术
“落枕穴”穴位刺激治疗落枕
1.治疗方法
手背第四第五掌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用食指指腹,或圆棍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症状会有明显减轻。
2.特色
方便、实用、无创伤,特别适合患者自我康复治疗。
米醋热敷治疗落枕
1.治疗方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准备一块棉纱布浸入米醋中,然后将浸湿的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上面用一个70℃~80℃的热水袋热敷,保持局部温热20~30分钟。热水的温度以局部皮肤感觉不烫为度,必要时可及时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热敷的同时,也可以配合活动颈部,一般治疗1~2次,疼痛即可缓解。如果家中没有棉纱布,也可用纯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热敷后可有效缓解“落枕”带来的不适。
药物治疗:症状较严重者建议前往正规医院治疗,避免盲目按摩,因错误的按摩手法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严重者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辅以药物治疗,将具有镇痛作用的贴剂、膏剂或涂剂应用于肌肉疼痛处,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
1.瘀滞型:宜活血舒筋,常用舒筋活血汤(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加减。
2.风寒型:宜疏风祛寒,宣痹通络,常用葛根汤(葛根15克,麻黄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桂枝汤(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个)或羌活胜湿汤(羌活15克,独活15克,藁本15克,防风15克,甘草6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加减。
外用药可局部擦正红花油或外贴伤湿止痛膏、风湿跌打膏等。
预防调护
治疗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放松颈部肌肉,疼痛缓解后,应积极进行颈部的功能活动,可作头颈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转动作,以舒筋活络。
睡眠时枕头要合适,不能过高、过低、过硬,避免颈部受寒受凉,尽量不要在床上看书、看报、看电视。枕头要置于颈项部,避免颈部受风受凉。
落枕可自愈,仍需防止复发
本病具有自愈性,通常休息数日便可自行痊愈。患者通过正规的治疗能缩短病程、加速康复。在落枕发生后仍需要注意纠正生活中不良的诱因,从而减少其复发的概率。
1. 注意颈部保暖。冬天可用围巾护颈,夏天避免电风扇对颈背部吹凉风或空调温度过低。
2. 保持正确的工作、学习姿势。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应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
3. 纠正不良习惯。比如,长时间半卧位看书报、电视,趴在桌子上打瞌睡,或坐在沙发上头倚着沙发休息等。
4. 枕头高低适当。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头高的为最好,枕芯应选择质地柔软、弹性稳定的填充物。平卧或侧卧位是良好的睡眠姿势。
5. 平时颈项部疲劳时,可自我保健按摩。按揉颈项和上背部,重点按揉酸胀感处;并用拳头轻捶、摩擦颈背部,感到局部发热即可。
6. 平时适当进行颈部锻炼,做慢速而有节律的颈项各个方向的转动,每次10分钟,一日进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