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速退过敏的神奇组方

在近现代所创立的方剂中,有一首名方称为过敏煎,我认为其所遵理法恰恰是“酸辛苦甘”之法,过敏煎疗效之显,常常出人意料。

曾经有一个月陆续治疗了四例皮肤过敏的患者,一例是荨麻疹患者,全身大风团4天,遍布颈项、前胸后背,痒甚,看到那一幕让我身上也不由自主地起鸡皮疙瘩,连续4天肌注葡萄糖酸钙及口服氯雷他定,无效。

这四个病例都嘱其停用原来的药物,单纯进行中药治疗,察其舌,基本都是舌质暗红(第一例舌质偏绛红),舌苔中间略有白苔,按其脉,无一例外都没有浮象,而是呈现出弦脉,以右关为主。

于是我都用了相同的处方:

乌梅20克,防风15克,银柴胡12克,五味子9克,黄连6克,麸炒苍术20克,土茯苓40克,丹皮20克,生甘草5克。 

过敏煎的溯本求源

过敏煎,顾名思义,是基于治疗过敏性疾病为出发点创立的一首名方。过敏煎最开始在祝谌予老的文章中出现,由乌梅、防风、银柴胡、五味子四味药组成,祝老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亦经常使用,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过敏煎是由祝谌予老本人所创。

可能过敏煎疗效太好了,也就衍生出另一种说法,因为祝谌予师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老,同时也是施今墨老的女婿(其夫人施越华女士为施今墨老的长女),故有“过敏煎由祝谌予之师施今墨所创制”的说法。

过敏煎的理法

首先,过敏煎的组方原则,非常符合“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理法,乌梅、五味子,酸味药为君药;防风味辛,柴胡或银柴胡味苦平,此为“助用焦苦”;最后,甘草味甘以调之。

另外,也有学者擅用过敏煎治疗诸如“小儿腹泻”“慢性结肠炎”等疾病,疗效显著,这又与乌梅丸条文“又主久利”相呼应,更加有力地证实了过敏煎是一首治疗厥阴病的处方。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