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目眩与头晕有什么不同

​《伤寒论》: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所谓目眩是指眼睛变幻不定而不能自主,即俗谓之眼花,目眩不是头晕,目眩与头晕是不同的。目眩发生在眼睛,头晕发生在后脑。目眩为表,头晕为里。

若收缩压偏高,病人可能会目眩。若舒张压偏高,病人可能会头晕。

若饮酒过度,可能既目眩又头晕。

《伤寒论》: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此条文所谓的头眩是指头晕与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病可能会同时出现头晕与目眩,病人由坐卧起身,可能会出现头晕与目眩。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先看看目眩。

中医认为目眩是由肝肾精血不足,肝阳上亢,痰浊上扰等所致。目眩的症状表明头部与脑部循环发生异常,通常由两种状况所致,一是气血无法顺利上抵头部,一是有害物质上抵头部,扰乱平衡。

目眩时天旋地转,并且在生气时情况会加重,其原因是肝失调达,肝气郁滞。这种目眩通常伴随耳鸣,头痛等症状,属于肝火上炎型。还有手脚发热并伴随心悸等症状的,则是肝中阴液不足,无法抑制体热,还会出现失眠,盗汗等,这是肝阳上亢型目眩。

如果是呼吸困难,头晕,则是气血不足无法上到头部。而休息后还不能恢复的目眩,则是体内多余水分成为痰,阻碍了气血上行的缘故。

很多人找我看病,头晕头痛做了很多检查,但都是正常的,然后问我头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况,自己非常的焦虑,其实对待头晕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讲一讲导致头晕的真正原因。

头晕最早出现在中医的《黄帝内经》一书,其中一个原因是上虚则眩,意思就是说头晕属于虚症,中医还认为痰饮是头晕的重要诱因,中医上讲的“痰”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而身体出现的疾病都是因为痰液在“作祟”。

那么眩晕大致上可以归结为五大类:1)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临床表现往往是眩晕、耳鸣、头痛、口干,而且性格烦躁,动不动就容易生气,遇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头晕的症状也会加重,这些病症属于中医的肝阳风火,上扰轻窍,从而导致头晕;

2)如果气血亏虚也会出现头晕。在运动的时候往往会加重,主要表现在面色发白,少气懒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这些就属于气血亏虚,清阳不升引起的头晕;

3)肾精不足,脑失所养导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而且有些人还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烦躁不安这些症状;

4)痰湿中阻。患者除了头晕还伴有胸闷、恶心、食欲不振,舌苔白腻等等,清阳不升导致头晕。

5)瘀血阻窍。就是瘀血阻滞经络,然后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失去气血的供养,而出现头晕目眩,患者常常伴有耳鸣,心悸失眠健忘头痛等症状。

请看病例,具体病情如下。

病人为女性,六十一岁,病人心烦意乱,自言自语,心慌气短,无汗,稀便。

有些人沉默寡言,有些人喜欢说话,虽然是性格使然,也与生理病理有关。沉默寡言者是心平气和,唠叨多言者是心气上头。此病人心烦意乱以及自言自语,是表热扰心,虽无汗便溏,非葛根汤病。病人无汗便溏,是里寒里虚。思考一下:此病人如何诊治呢?

中医学习之路漫漫,有同行者走得更远。添加微信号 a309938477,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中医资料。公众号【风湿骨病疼痛专科】

防失联,欢迎关注我加入交流,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中医传人】,一起学习进步。我们有专业老师咨询、指导,全部的知识和学习资料都可以分享给大家。

谢谢!

最近涉及专业的文章都无法发布,只能进行一般性科普

防失联,私信我,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