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也会失眠多梦吗?

失眠多梦到底是阳虚还是阴虚?很多人以为失眠的病因,就是”阴虚而阳不入阴”。实则中医理论认为:失眠多梦既可见于阳虚,亦可见于阴虚,但以阴虚者为多见。如肾阴不足,阳不入阴;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心肾阴虚,君火上炎,扰动神明;肝肾阴虚,相火相扇,肝阳上亢等等。

《黄帝内经》云:“阳入阴则寐”,若阴气太盛,阳气外逼,则阳气和阴气不能顺利交互,亦会失眠。而阳虚一般表现在脾肾上,会出现腰膝冷痛等症状。

如果失眠多梦,并伴有手脚发凉、精神疲惫、全身乏力、腰膝酸软、脉沉舌淡胖,就要考虑从温阳角度进行调理。阴寒之气减弱,阳可入阴,则睡眠状态也必然会随之改善。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冲和,心情开朗,阴平阳秘,自然就睡眠好;若肝疏泄功能失常,则气机阻滞,气血失和,心情抑郁,阳不入阴,自然睡眠不会好。又因女性大多心思细腻,长思虑过度;或多愁善感,恼怒伤肝,肝郁化火,上扰神明,出现失眠多梦。

中医理论认为,正常的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调和,气血充盈,如此心神才得以安定。而现实是,很多人往往因思虑劳倦而伤及心脾,心伤则耗伤阴血,神不守舍,故而失眠;脾伤则纳呆少食,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供于心,心失所养,神自不安,故而亦多见失眠。

失眠症尽管短时期内不会危及我们的生命,解决失眠症,看上去也不如一些功能器质性疾病治疗那样,是我们的刚需。但如果长期失眠,必会耗气伤血,再由量变到质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损害生命健康。像很多基础病如:记忆力减退,肢体乏力,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症,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视疲劳,耳鸣耳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等都可能与失眠多梦有关。

失眠成因复杂,治疗上应辨证把握,对症治疗。常用方剂有下列几种:
1. 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可选用人参归脾丸。组成:白术、茯神、黄芪、龙眼、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

2. 心肾不交引起失眠,可选用交泰丸。组成:黄连、肉桂。

3. 心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可选用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党参、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枣仁、五味子、半夏曲、 炙甘草和朱砂。

4. 脾胃虚弱引起失眠,可选用健胃消食片。组成: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

5. 脑髓不足引起失眠,可选用养心安神丸。组成:五味子、首乌藤、合欢花、当归、丹参、酸枣仁、远志、知母。

6. 肝血不足、阴虚火旺引起失眠,可选用安神定智丸加归脾丸。安神定智丸组成:茯苓、茯神、人参、远志、石菖、蒲龙齿。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