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治危急重症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在面对危急重症病人时,我始终关注几个关键点。首先,我会仔细观察病人的神态。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判断病人是否有神,二是观察神态是否稳定,有无散乱。在重症病患中,神态的稳定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病人的神已经散乱,治疗将会变得困难,甚至在第一阶段就需要集中精力恢复病人的元气和神气。
其次,我会辨识病人的真气、中气和元气的存亡。无论病人的症状如何严重,如果真气明显不足,我都会首先采取措施扶起并收回他的真气。

最后,我会辨别病情的虚实、开阖和标本。简而言之,这是确定治疗方向的关键。如果以邪气为主,我们会采取“开”的策略,如发汗、利小便、通大便,或者活血化瘀、通月经。如果以真气虚为主,我们会采取“阖”的策略。在处理危重病情时,开阖的策略必须明确。有时我们可能会考虑很多因素,但最终开出的方子和选用的穴位,如果与开阖策略相冲突,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这三点是我处理危急重症病人的关键。它们不仅涉及到病情的判断,也涉及到治疗策略的选择。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些要点,我们才能为病人提供最有效的治疗。

在阅读《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我深受一段话的影响,它来自《灵枢·九针十二原》章节。这段话讲述了一个关于五脏之气的重要观点,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脏之气已绝于内”,意味着五脏之气在体内已经枯竭。此时,如果用针者反实其外,也就是将针扎到四肢末梢,就等于将五脏之气从内部引向外部,导致内部更加空虚。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筋疲力尽,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当五脏之气完全耗竭时,患者可能会安静地离世。

这段话提醒我们,当患者身体虚弱时,医生应该注重“阖”,即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同时,医生还需要从取穴和用药方面考虑,以守中央为主,帮助患者恢复元气。

另外一段话讲述了“五脏之气已绝于外”的情况。这时,五脏之气虽然存在,但不能通到四肢末梢。就像一个高压锅,虽然内部压力很高,但无法将食物烹饪熟透。如果用针者反实其内,即取躯干部的穴位或任督二脉的穴位,将气往中间方向引,就会导致逆厥。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躁动不安,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这段话提醒我们,当患者身体内部存在能量但无法通达四肢时,医生应该注重“通”,即通过针灸或其他方式帮助患者疏通经络,使能量能够顺利到达四肢末梢。同时,医生还需要从取穴和用药方面考虑,以通调气血为主,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总之,《黄帝内经》中的这段话让我深刻理解了五脏之气的重要性以及针灸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