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和修真、病气防护

三、十、三这三个数字在道门传统中有着深厚的内涵。它们分别代表了无极、太乙和太极,这些名词在道门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其他学术领域,这些名词概念也有相应的或不完全相应的内涵。例如,在哲学中,无极代表无限的可能性,太乙则代表宇宙的统一性,太极则代表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三十三天这个概念在道门中代表了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是超越了人类三维空间认知的。人们之所以无法达到这个境界,是因为他们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认知和观念。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但如果我们只将自己局限在这个空间中,就会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和固有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打破这种执着,就有可能进入第四维空间,这个空间是超越我们日常认知的。

当然,我们并不排除在某些偶然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与某个时空连接。例如,几年前在西雅图,有一个洋人在高速公路上出了严重的车祸,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功能:同时拿两杯水,一杯水会在五分钟之内结冰,另外一杯水就会蒸腾。之后,他便用这种灵异的功能给人治病。这就是他在车祸这样的大故障中无意间打破了自己的执着,与某个时空连接,随着他回到人间重新固化自己的执障时,那些神奇的功能都又消失了。

因此,三、十、三以及三十三天这些数字和概念在道门传统中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它们代表了道门对于宇宙和生命的独特理解和认知。同时,这些概念也提醒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认知和观念,要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和可能性。

所以,无论是三十三天还是三十六天,都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认为自己就存在于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与其他的一切都无关。就像现在我们周围的Wi-Fi一样,虽然无处不在,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位置,信号的强弱却各不相同。那么,这么多的Wi-Fi,我们能否立即连接上呢?答案是不行的,我们必须知道密码才能加入。

在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Wi-Fi的波段,但是它们并不显眼,只有当我们懂得密码,打破了那个障碍的时候,才能够接通。这就提示我们,过去道门修真也好,医疗手段也好,万事由心定,心是什么样的很关键。正如藏密的心轮为万象轮一样,你心中有什么就会出现什么,就会推到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包罗万象。

混元也是一样,混元就是这个茫茫的宇宙。现在有个说法,我们这个宇宙之外还有大宇宙,但不管是宇宙套宇宙,还是大宇宙、小宇宙,所有的信息没有能量衰减,都是超时空的。入世以来的所有信息在我们身体里边都是存在的,就像佛陀所说的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是它为什么不能显现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执障,能够通过修真去掉某些执障就是证得了。

过去的修真之道,常被分为渐修与顿悟两种途径。这正如《六祖坛经》所记载,禅宗六祖慧能,以其无师自通、悟性极高的智慧,接过了五祖弘忍的衣钵,而并未传给大师兄神秀。尽管神秀并未得到弘忍的衣钵,但他在后来成为了唐朝武则天一朝的国师,证明了他的修为是被当时的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所认可的。

神秀大师倡导的是渐修法,即如他的偈语所表达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若尘埃。”他的方法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入手,逐步消除心中的执障,慢慢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强,能够引导不同根器和层次的人进入修行领域。然而,它的缺点在于过于繁琐,过于关注细节,可能会导致人心生出更多的想法和执念,从而形成另一种障碍,不利于从根本上超脱。

六祖慧能则主张破一切障碍,认为心中所想皆无障碍,当心中产生障碍的想法时,最难的就是过自己的心理关。神秀大师一个执障一个执障地设法去破除,但每破一执障实际上又重新建立起了另一个执障,因此进展缓慢而艰辛。而六祖则认为人的本性天生就没有智障,人的本性就是一种混元状态,可以一步顿入。他的偈语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然而,大多数人的根器尚未达到这种境界。

总的来说,渐修和顿悟两种途径都有其优劣。渐修法易于引导初学者逐步进入修行领域,但过于繁琐的步骤可能导致人心生出更多的执念;而顿悟法则强调破除一切障碍,一步进入混元状态,但对于大多数人的根器来说,这可能过于困难和抽象。因此,修行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修行效果。

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形成各种执着,这些执着就像一种习气,固化为我们的内心深处,这就是宗教中所说的业力。业力,就像是一颗种子,深埋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不断地生长、蔓延,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但是,我们不能被它所束缚,因为它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执念,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它的存在,并尝试去超越它,那么我们就能够逐渐摆脱它的束缚。

在中国文化中,宋明以后的文人更加注重境界的表现和形式上的美感,而对于实际操作和实践则相对轻视。这种倾向也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在古代,中医被视为一种技艺,不被重视,甚至被视为九流之列。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认可。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神秀大师和慧能法师是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神秀大师注重渐修法,“时时勤拂拭,勿使落尘埃”,通过不断地修行和实践来达到修行的目的。而慧能法师则注重顿悟法,“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通过瞬间领悟来达到修行的目的。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实际修行中,我们往往需要结合这两种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人的内心是复杂的,有时候需要长时间的修行和实践才能逐渐领悟到一些东西;而有时候则需要瞬间领悟才能达到修行的目的。因此,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延伸一下话题,谈谈针灸师在面对病气时应该如何防护。针灸师在为病人施针时,常常会接触到病气,因此,如何防护病气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有人可能会问,病气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病气就是人体内的不正常之气,可能是由于疾病、情绪、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这种气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针灸师在面对病气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那么,如何防护病气呢?其实,防护病气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可以通过学习一套传统世家或传承的中医防护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可能包括药功或道功的修炼,通过调节人体的内环境和气息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当然,这些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因此大多数针灸师会采用多层方法的叠加来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到的。那么,再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松静空灵,虚静为宝”。这个心法要求我们在面对病人时,要忘掉病气的存在,保持身心的通透。在保持这种状态的过程中,病气自然就不再是病气了。

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身心通透。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将这个心法与防护病气的具体方法相结合,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了。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们自己不受病气的侵害,也可以为我们的病人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针灸治疗。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