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寰枢关节错位

寰枢关节错位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由于枢椎的旋转和倾斜,导致与寰椎组成的关节正常位置偏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这种错位有时被称为寰枢关节半脱位或寰关节移位,西医则称之为自发性寰枢椎脱位。中医将此病归为头痛和眩晕的范畴。

多数的寰枢关节错位病例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特别是那些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这些患者可能有一些慢性劳损或病史,例如少年儿童时期的急慢性咽炎或扁桃体炎。

当寰枢关节发生错位时,患者会感到头后枕部有胀痛感,这种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和头痛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劳累后加重,但在休息后会减轻。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方位性眩晕,即在头部转动或躺下时出现眩晕。严重时,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跌倒的情况。

头痛多为偏头痛或枕后痛,疼痛的性质可能因人而异,但通常早晨较轻,下午加重。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咽喉不适、失眠、健忘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压波动、视力下降、耳鸣或听力下降等不适,甚至出现轻度面瘫。

在触诊时,医生可能会摸到侧偏的寰椎(即双乳突下椎不对称),局部区域可能有压痛感。此外,医生可能会发现烧动脉试验结果呈阳性。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寰枢关节错位的一些明显迹象。在张口位摄片中,可以观察到齿状突的偏移或前倾。颈椎侧位摄片可能显示颈2 ~3有变化,颈椎生理曲度可能变直或增大。在正位摄片中,可以看到颈椎侧弯并有椎体旋转的现象。这些X线检查结果有助于确诊寰枢关节错位,并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积累了1200例临床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洞察。我们发现,针刺法在许多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针刺风池、风府、脑空、颈夹脊、合谷、列缺等穴位,并配合电针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这一疗法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需休息1日,然后开始下一疗程。

推拿治疗也是我们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在寰枢部位及颈背部,我们采用理筋、分筋手法,以松解肌肉粘连,缓解紧张和疼痛。理筋治疗后,我们进一步应用正脊骨法中的寰枢端转法来纠正椎位移,同时使用颈椎旋提法纠正颈椎的旋转倾斜。

此外,颈背部的走罐和拔罐也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这些综合疗法不仅增强了治疗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我们的临床经验表明,这一综合治疗方案对于颈肩不适的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