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味药半个月治愈面瘫

在夏秋之交,一位年轻的农民在午后的树荫下小憩。他醒来后,突然感到左侧面部有些异样,麻木不仁,口眼歪斜。他心急如焚,立刻找到当地的某位医师求诊。这位医师并未仔细诊断,只是按照常规开出了5剂牵正散。然而,药后病情并未好转,反而加重了。农民又服了三剂,但病情依然如故。

病人来诊的时候,我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农民告诉我,自己曾有长达两年的腹痛和泄泻病史。现在除了口角流涎、疲倦乏力、自汗腰酸等症状外,还伴有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腹部虚胀、怕冷、少气懒言等症状。观察其舌质淡,舌苔薄白而润。综合这些症状和体征,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农民的病是由于长期泄泻导致中气虚损,再加上他经常卧在阴湿之地,使脾胃更加受伤。此时,他又突然遭受了邪风的侵袭,才引发了现在的症状。

于是,我决定用补中益气汤,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的牵正散。我嘱咐农民每日服用一剂,并持续治疗半个月。令人欣喜的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农民的病情有了显著的改善,最终完全康复了。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对于疾病的治疗,必须仔细诊断、了解病因,才能真正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自那时起,我又治疗了十几位因类似原因导致的面瘫患者,他们的年龄都在20至30岁之间。我采用与之前相同的治疗方法,令人欣喜的是,所有患者都得到了治愈。通过这些病例,我深刻体会到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必须审慎分析病因,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方剂或治疗方法,以免造成误诊或延误病情。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通常会使用牵正散进行治疗,这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疗法。然而,在本例中,患者表现出口淡无味、食欲不振、长期腹泻、口角流涎、疲倦乏力的症状,这些都是脾虚湿盛的表现。如果仅仅针对面瘫进行治疗,而忽略了整体状态的调整,病情仍然无法得到改善。这种做法就如同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忽视了整体状态对病情的影响。

因此,在治疗面瘫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状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审证求因,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