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
提起麻杏石甘汤(麻杏甘膏汤),称得上家喻户晓。但是,一旦运用于临床,有时候得心应手而效如桴鼓,有时候却用之无效反而变证百出。此无它,关键在于辨证正确与否。
肺喘之证,从外邪而论有寒、热之分,从内因而言有虚实不同。所以,绝不能一见肺喘之证,不分寒、热、虚、实而滥用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则鲜有不偾事者。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在其医案中对此谆谆告诫而语重心长,可为吾人鉴也。但是,第63条文简证略,又不载脉舌特点,对掌握辨证论治的精神委实不易。为此,结合临床对本方的辨证要点加以分析与补充,以供临证用方之参考,谅不无小补也。
麻杏石甘汤证的病机是肺热作喘,是肺气被邪热所伤之证。肺之合皮也,热则淖泽,迫津外渗则见汗出;热逆于上,肺之宣降失司则膹郁而喘,故第63条指出本证为“汗出而喘”,而不可“更行桂枝汤”,确是画龙点睛之笔。
以病理推论,肺有热则必见阳脉,如大、浮、数、动、滑是也。观其舌象亦必舌质红绛,舌苔显示薄黄,方为邪热之验也。如果对本证进一步分析,汗出而不恶风与表邪无关,汗出而不烦渴则与里证也无关。惟喘急一证为肺所专,故辨为肺热之证而无疑也。
本方用麻黄配石膏,石膏剂量大于麻黄一倍,则使麻黄宣肺止喘,石膏清热凉肺,相得益彰,自无助热与倒戈之弊。杏仁配麻黄宣中有降,甘草配石膏则清中有补而能顾护正气。总而言之,肺热作喘,肺急而气上矣。故以麻黄之宣、石膏之清、杏仁之降、甘草之缓,集中药力以治肺气之急而已矣。此方如不用石膏而用芩、连,则苦寒沉降反碍于宣;如不用麻黄入肺之先,即使石膏之清、杏仁之降,恐亦无济于肺家之喘也。麻黄治喘,寒热咸宜,与干姜、细辛配伍,则治寒喘;与石膏、桑白皮配伍,则治热喘。故麻黄治喘,除心、肾之虚喘外,无往而不利也。
余在临床用此方治疗肺热之喘疗效甚佳。如肺热盛者,可加羚羊角粉;痰热壅盛者,可加鲜枇杷叶、甜葶苈子;大便秘结,舌黄而燥者,可加大黄、瓜蒌皮,俾下窍通则上窍利,肺与大肠相表里也。如小儿麻疹续发肺炎,喘而鼻煽,唇甲发绀者,可用本方加细茶,并用三棱针点刺耳背紫脉放血,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