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的结节一定是癌吗?专家:出现这种情况赶紧就医

小时候,每当年底考试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有些小小的紧张,担心试卷上会出现大大的红叉叉。那是一种对于未知结果的恐惧,害怕自己的成绩不能让家长满意,所以总是希望他们能够为我们的努力签上名字。

长大后,我们开始害怕体检。每次拿到体检单,总是会看到忽上忽下的箭头,它们似乎在告诉我们身体有些问题。我们害怕去医院找医生咨询,担心听到那些不好的消息。于是,我们总是偷偷地用手机查询,想要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保留那一丝成年人的体面。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网络上的信息太过繁杂,体检报告中的专业术语让我们感到一头雾水。我们不禁会想:“这体检报告就没人给翻译一下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讲解一个常见的体检术语——“结节”。请注意收藏并保存,然后自己偷偷对照起来看!

结节是否等于癌?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结节”与“癌”并无直接关联,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这些结节其实是我们身体为了应对各种不正常的生理状况而自发形成的,就像是身体的一个“到此一游”的标记。当肺部发生炎症、乳腺导管充血、甲状腺组织生长不平衡等情况时,身体就会在这些地方形成结节。

这些结节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长期熬夜、饮食重口、压力大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身体内的炎症和内分泌失调,从而增加结节的形成风险。此外,医疗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是导致结节检出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一项基于千万级中国人体检大数据的研究显示,2022年我国乳腺结节的检出率为31.5%,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7%,肺结节检出率为54%。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生活中不良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

因此,对于体检时发现的结节,我们不必过于恐慌。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结节都是良性的,并且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然而,我们仍需重视医生的诊断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降低结节的形成风险。

体检报告显示长了结节怎么办?

要去专科就诊吗?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上干货,手把手教你学习。

编辑搜图

乳腺结节

在临床实践中,乳腺结节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病变之一。幸运的是,绝大部分乳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仅有极少数良性结节可能会发展成恶性肿瘤。然而,为了更好地了解乳腺结节的危险程度,我们需要借助专业的医学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进行评估。

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是一个广泛应用的评估系统,用于评估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可能性。通过BI-RADS分级,医生可以对乳腺结节的危险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一般来说,合规的报告都会有相应的分级,而分级越高,恶性病变的风险就越大。

然而,如果报告中没有具体给出分级,但出现了某些关键词,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这些关键词包括:肿块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样或蟹足样改变、伴钙化簇以及有明显的血流信号。这些特征可能与恶性病变有关,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密切关注。

因此,对于乳腺结节的评估,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BI-RADS分级。在阅读报告时,我们应该关注报告中是否有上述关键词,并结合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如有疑虑,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01

小美的乳腺报告诊断如下图所示,请问小美该怎么做?编辑搜图

A. 体检嘛,检查过就好

B. 增厚、紊乱、多枚,肯定是得了什么大病,呜呜我不会乳腺癌了吧

C. 分级是三级,问题不大,3-6个月时再做个超声复查一下

答案是C,你选对吗?

编辑搜图

甲状腺结节

在临床医学中,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病变表现,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少数结节是恶性的。根据统计数据,大约有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为了更好地评估结节的性质,医生通常会根据相应的标准对结节进行分级。

如果报告中没有明确给出结节的分级,那么可以通过观察报告中的一些关键词来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以下是一些可能提示结节为恶性的关键词,中标的关键词越多,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1. 微小钙化:钙化是结节内部的一种变化,微小钙化可能是恶性结节的一个特征。
2. 包膜:良性的结节通常有完整的包膜,如果包膜不完整或者无明显包膜,边缘模糊甚至呈蟹足样改变,那么可能是恶性结节的一个特征。
3. 纵横径之比:如果纵横径之比大于1,那么可能是恶性结节的一个特征。
4. 结节内钙化灶:砂砾样钙化灶是一种特殊的钙化形式,可能是恶性结节的一个特征。
5. 血流:恶性结节的血流信号通常比较多,而且多由结节周边向内部穿入,分布也比较紊乱。
6. 结节内部回声:如果结节内部的回声低或者极低,且回声往往不均匀,那么可能是恶性结节的一个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关键词只是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并不能作为最终的诊断依据。如果怀疑自己有恶性结节的风险,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02

小帅的甲状腺检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问小帅该怎么做?编辑搜图

A. 长了两个结节!一定是大毛病!赶紧去医院

B. 分级为三级,问题不大,而且结节也不大,6到12个月去复查一下

C. 啊报告?啥报告?我现在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答案是B,你选对吗?

编辑搜图

肺结节

在众多被诊断出肺结节的患者中,真正患有肺癌的比例其实相当低,仅为3.7%至5.5%。然而,对于这些肺结节的危险程度,我们却无法单凭一种清晰的分级标准来进行判断。这是因为判断肺结节的危险程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如大小、密度和形状等,以及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这种综合性的判断需要专业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对于肺结节的危险程度,我们应当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尽管我们无法给出具体的危险程度分级,但仍然有一些基本的判断方法。例如,如果肺结节的大小在不断增大,或者密度不均匀,形状不规则,那么这些结节可能是恶性的可能性较高。然而,这些判断方法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

因此,对于肺结节的复查和随访,我们强烈建议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恶性肺结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肺结节患者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03

抽烟几十年的小拽的肺部CT检查结果如下,请问小拽该怎么做?

A. 8mm的亚实性结节,又边界不清,我还是乖乖听建议去复查吧。

B. 该吃吃,该喝喝,该抽抽,人生就是图一乐。

C. 啊,啊,我长了这么大一个结节,不会已经是肺癌了吧。

答案是A,你选对吗?

结节的常见误区

Q1

长了多个结节比只长一个结节更可怕?

并不是,重要的不是数量,重要的是质量,就像我们打怪通关一样,让我们溃败的不是多如牛毛的虾兵蟹将,而是最后那个终极大boss。所以只要这些结节中没有出现分级较高的或者是高危类型的,不管是1个还是3个、4个的都不必太过担心。

Q2

网上的那些偏方能治好结节吗?

如果偏方对所有人都有用的话,大概率它也不会只是偏方了。尤其是那些说吃了xx食物或者是吃了xx药物就能把身上的结节都消了的,家人们还是多长个心眼。

“内调”没用的话,“外揉”对乳腺结节会有用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不仅没用,盲目地按摩乳腺甚至可能刺激乳腺增生,暴力按摩甚至会损伤乳腺组织。

Q3

这个结节会不会突然变大、恶化?

结节只是一种提示,很多时候甚至不能将其称之为“疾病”,如果因为拿到自己长了结节的体检报告单而整日惶惶不安,影响自身,反而得不偿失。长了结节咱们该随访随访,该活检活检,要是都不需要就继续快乐生活。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