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一个中医的脉诊水平高不高
如果我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考核一下别人的脉诊水平,你们一般从哪里着手?就是你怎么判断别人的脉诊水平?如果让你来当考官的话,你怎么来看门道?如果说你连考官都不知道该怎么当,你在脉诊方面肯定还谈不上是行家。我们说认识一个东西,它的好坏你都判断不了,那你可能很容易上当。
现在脉诊在中医很热门,我也听说有些人的脉诊水平非常高,一把脉,什么病都知道,也不用说了也不用看了,非常神奇。你脚上长了个疤,甚至哪里结了个疤痕,他一把脉,就说你右脚踝上长了个疤痕。我没这个水平,但是我想了半天,我作为行家,我来判断,我应不应该相信这个人有这种水平呢?我的逻辑学的知识告诉我,这个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你说你把脉就知道他是什么病,大家说,这个病是个西医的名字对不对?如果你都知道他西医的名字的话,那我就在想,西医每年都在产生的新病种,他们都认识了很多新的病名对不对?假如一个人的患的病西医都还没认识,你把脉把得出来吗?比如说2003年SARS还没有出来之前,如果一个发热的人他得的是这病,你通过把脉你能说:“哦,这个是SARS病引起的。”那怎么可能?再说我们中国古代,我们的先贤很多西医病名听都没听过,你不可能借助古人的经验啊。如果靠你自己的摸索,你要把西医上万个病种的脉象特征都摸出来需要多少年啊!我不相信有这样的神仙,这样的天才。连张仲景自己都说“多闻多识,知之次也”,应该没有这样的人。
所以说,怎么样判断一个医生水平的高低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第一个,他对脉象特征的理解。如果你连脉象特征有哪些都不知道,你说你会把脉,我觉得很难令人信服。关于脉象特征有几种说法,比如说我们最早的一个特征就是大家在大学学的,常见的病脉28种,加上生理的平脉共29种,那些怪脉、败脉先不说,是不是我们记住了28种、29种脉象的特征就够了呢?其实这肯定是不够的。我上课的时候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也可以说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脉象。我们在座的各位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讲话声音也不一样。我再说得细点,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脉都有区别。所以说,29种其实不够。那么不管,如果你宣称你的脉诊水平特别高,那我现在请教你,你对脉象特征怎么理解?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一定要。所以我在跟本科生上课的时候也说,我们学了把脉的人跟没学的人区别在哪里?你们可以回去做个试验,找一个没学过医的人来把脉,叫他说感觉,他一定会怎么说?有些人粗心一点说,哎,有跳动;如果细心一点的人会说,哎,这个脉还有点力,或者是跳得比较慢、比较快。他最多说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因为他脑袋里面没有这个(脉象)特征的框架,他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辨别),所以只能说有跳动或者有什么。但是我们学了的就不一样,我们就会说这个脉是浮还是沉、是弦还是缓、是弦还是濡、是滑还是涩,我们就会注意到这些特征。所以如果你连特征都不知道,我很难相信你会把脉。这是第一个。如果你心里知道脉诊的特征以后,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怎么样从手上把它摸出来。如果你记得特别清楚,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滑脉如珠走盘,浮脉如水漂木,沉脉如石沉水,但是你手下把不出来,那也没用。所以我经常说即使你把包括主病都记得很清楚,但是你摸不出来,那也没有价值。
我觉得第二个,判断一个医生脉诊水平的高低,就是看你把脉的操作是不是规范。如果你把脉的操作都不规范,我很难相信你能够把这个脉象的特征摸出来,你连脉象特征都摸不出来,你说你脉诊水平高,也就那样吧。所以,我们今天下午重要的就是跟大家介绍这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脉象应该有哪些特征,一个是我们怎么样正确获取这些特征。我上课的时候我说定关特别重要,大家想想一个医生如果在临床上定关都定得不准,你说寸脉主什么、关脉主什么、尺脉主什么还有意义吗?所以说规范的操作是我们判断脉诊水平高低的第二个标准。如果这两个都做好了,我们脑袋里面知道脉象有哪些特征,而且能够通过正确的操作把它获取出来,我觉得我们的脉诊水平已经有了一个基础。
判断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第三步是什么呢?我觉得这是最难的。就是说你把出来的这个脉象特征,它有什么临床意义?它跟患者的症状是什么关系?这一个其实是最复杂的,也需要我们最长时间来摸索的。我可以说这句话,到目前为止,第三步没有任何一个人做得非常好,因为这里面太复杂了。我们只能接近真理,我们了解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