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治疗前列腺炎,配合提肛运动,能取佳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前列腺炎综合征分类系统对前列腺炎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其中,Ⅲ型前列腺炎被定义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AP/CPPS)。这种类型的前列腺炎主要症状集中在骨盆区域,疼痛可能出现在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或腰骶部等部位。

除了疼痛,排尿异常也是Ⅲ型前列腺炎的典型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和夜尿增多的情况。由于长期的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前列腺炎并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

进一步细分,Ⅲ型前列腺炎又可以分为Ⅲa和Ⅲb两个亚型。Ⅲa型前列腺炎的特点是在精液、EPS(前列腺按摩液)、VB3(前列腺组织活检)中有大量白细胞的出现。相对地,Ⅲb型前列腺炎在这些检查中并未发现白细胞数量的异常。

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这使得它成为困扰50岁以下中青年男性的最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负担。

本文采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提肛运动治疗80例CAP/CPPS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男性科接收了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在18至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他们的病程从3个月到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11个月。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患者都经过了多次治疗,但效果不佳。

入选标准包括:符合NIH-CAP/CPPS诊断标准,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中的症状程度评分需达到或超过10分;同时,他们的EPS、VB3细菌培养和CT、UU培养结果必须为阴性。此外,患者的年龄必须在18至50岁之间,且已经接受了至少一个月的抗生素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

在排除标准方面,我们排除了NIH-Ⅰ、Ⅱ、Ⅳ型患者,以及那些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高血压或精神疾病的患者。

经过详细的检查,我们发现80例患者的EPS中WBC数量超标,其中42例属于Ⅲa型(WBC>10/HP),而38例属于Ⅲb型(WBC≤10/HP)。此外,有28例患者伴有勃起功能障碍,占比高达35%;另有41例患者伴有射精过快的症状,占比为51.2%。

为了治疗这些患者,我们决定停止使用抗生素,转而采用少腹逐瘀颗粒进行治疗。这种药物需要每日服用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同时,我们还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具体来说,患者需要在站、坐或卧位时进行吸气时使会阴部肌肉收缩0.5至1分钟,呼气时放松的练习。每天进行3至5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一个月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随访,并使用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对他们进行了评分。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我们还对那些勃起功能下降的患者进行了勃起功能障碍国际指数问卷(ⅡEF-5)的评价,并对那些射精过快的患者进行了射精潜伏期的评价。

根据疗效判定标准,我们发现:

* 治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EPS镜检WBC消失或≤10/HP。共有22例患者达到这一标准,治愈率为27.5%。
* 显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60%至89%。共有31例患者达到这一标准,显效率为38.75%。
* 有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至59%。共有20例患者达到这一标准,有效率为25.0%。
* 无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0%。共有7例患者达到这一标准,无效率为8.75%。

总有效率达到了91.25%,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只有2例患者在初次服用少腹逐瘀颗粒时出现了头晕反应,但继续服用后这种反应消失,没有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

Ⅲ型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它占据了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由于其病因复杂、症状繁多且反复发作,Ⅲ型前列腺炎成为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单一的治疗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在CAP/CPPS的发病因素中,后尿道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是患病的重要因素。膀胱颈部功能紊乱和(或)骨盆肌群痉挛,使排尿时尿液反流至前列腺,这种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寻找能够缓解盆肌肉紧张和痉挛,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的平滑肌,减低尿道闭合压,保持正常的尿流率,从而改善下尿路症状和疼痛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现代中医研究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气滞血瘀是本病的核心,湿热蕴结为本病主要病机,肝郁气滞亦为本病重要病机,肾虚为本病之本。由于病程日久,患者反复多次、多处求医用药,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中医清热利湿药,致使体质虚寒,寒湿凝滞于下焦,气滞血瘀于少腹,气机不畅,不通则痛。

针对这种复杂的病情,中医古方少腹逐瘀方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少腹逐瘀方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逐瘀、驱寒止痛之功效,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无积块而痛,或少腹胀痛,可用于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疼痛综合征。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少腹逐瘀方的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功能、抗感染、抗炎、抗微生物作用,以及镇痛、镇静、解痉作用。动物实验也提示该方对小鼠非特异性炎症有一定抑制作用;镇痛实验则显示它可以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

除了药物治疗外,提肛运动也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提肛运动通过一吸一呼、一收一放的方式,使盆底肌群、会阴、肛门有节律的收放,从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及肌肉松弛,有利于前列腺腺管的通畅以及腺体内的毒素、炎性分泌物的排泄。此外,提肛运动还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因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并且能改善阴茎供血、增强勃起功能、提高患者对射精的控制能力和射精阈值,从而达到增强性功能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联合行为疗法的方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这不仅为中医古方少腹逐瘀颗粒扩展了临床治疗范围,也为治疗NIH-CAP/CPPS拓宽了思路。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医学界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