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术的特点

针刺麻醉术在医学领域中拥有广泛的适应范围。从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到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外科、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以及小儿科,针刺麻醉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种手术病种。据统计,我国应用针刺麻醉术进行手术的病例已达二百余万例,手术种类涵盖了100多种大小手术,成功率高达80%左右。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针刺麻醉术在20至30种常用手术中表现出了稳定的效果。这些手术主要集中在头、颈、胸部,如甲状腺手术、上颌窦手术、青光眼手术、输卵管结扎术等。此外,在剖腹产、脾切除、胃大部切除、全喉截除等手术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医疗机构甚至将针刺麻醉术作为颅脑手术、前列腺切除、半月板摘除、肺叶切除等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针刺麻醉术是一种独特的手术方法,它利用针刺经穴来调节人体的各种功能,从而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对生理的干扰。由于针刺经穴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使得患者在手术中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保持相对稳定,这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针麻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后不易出现后遗症,伤口疼痛也相对较轻,术后康复较快。

针刺麻醉术还具有使用安全的特点。与药物麻醉相比,针麻无药物麻醉过量或患者因麻醉药过敏而发生麻醉意外的风险。对于心、肺、肝、肾功能不良或年老体弱、休克等不宜采用药物麻醉的患者,针刺麻醉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针刺麻醉术通过调节人体的内在平衡,减少手术对身体的干扰,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针刺麻醉术是一种独特的手术方法,其术后痛苦相对较少是它的一大优势。在针麻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清醒状态,痛觉变得迟钝,但其他各种感觉和运动功能仍能正常运作。这一特点使得患者在手术中能够与医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从而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以三叉神经感觉支切断术为例,患者在针麻手术中可以及时向医生反馈感觉缺失区的范围,这有助于医生精确判断需要切断的神经长度,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操作。在甲状腺手术中,通过与患者交谈并观察其发音,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防止对喉返神经的误伤。

此外,针刺麻醉术后副作用较少,如头痛、肠胀气、尿闭等症状的出现率较低。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进食和活动时间较早,身体康复速度也相对较快。然而,针刺麻醉并非万能,对于某些特定部位的手术或特定病例,可能会出现镇痛不全、内脏牵拉不适等问题。为了增强麻醉效果,医生可以适量使用安定镇痛药物或在手术的关键部位施以少量麻醉药。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