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术的要求及辅助用药
针麻实践表明,除了针刺作用外,其他因素如辅助药物、环境条件、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个体差异等都至关重要。针麻手术要求患者在保持清醒的同时,除痛觉外,其他感觉都应存在。然而,针麻目前仍存在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和内脏牵拉反应等问题,对外科手术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术操作者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要稳、准、轻、快,避免重复操作。这是确保针麻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此外,手术室必须保持安静,避免高声喧哗,以免影响患者的情绪,干扰手术的顺利进行。
除了操作者的因素外,选穴适当、刺激强度适中、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患者的积极配合等因素都会影响针麻手术的成功。其中,选穴和刺激强度的掌握尤为重要。在手术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有齿镊子夹持皮肤,切开皮肤时应选择锋利的刀片快速完成,对肌肉层应尽量采用锐性分离,同时尽量减少对内脏器官组织的牵拉。这些细节的处理不仅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提高手术的整体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针麻手术中,辅助用药的准备至关重要。这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好用药的时机,还必须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以防止任何不必要的副作用。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我们应根据手术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操作步骤和方法,尽量避免对敏感部位的刺激。
对于那些病灶复杂、粘连严重或需要广泛探查的病例,特别是那些难度较高的腹腔手术,我们需要特别小心。由于针麻的效果在这些情况下可能不稳定,因此应谨慎使用。
在手术前和手术中,为了提高针麻效果,我们通常需要使用一些辅助药物。这些药物主要包括镇静剂、镇痛药和抗胆碱药等。例如,术前1小时,我们通常会给患者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克。而在术前15~30分钟,我们会给患者肌肉或静脉注射度冷丁50毫克(某些情况下可能不使用)。为了减少呼吸道和消化道分泌物,我们还会在手术前30~60分钟皮下或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或东莨菪碱0.3毫克。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手术的具体情况,加用其他药物。例如,在切腹膜、结扎大血管或较强烈牵引内脏等之前,如果预计到患者可能出现较强烈的反应,我们会预先使用1%普鲁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必须在适当的时间使用这些药物,最好是在患者有可能产生剧烈反应之前。同时,药物的剂量也必须适中,过量的药物会使患者陷入朦胧状态,无法清楚地反映情况,甚至失去与医生配合手术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患者的安全。在使用肌肉松弛剂时,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任何意外情况,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针刺麻醉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镇痛不全的问题较为常见。在针麻手术中,有时患者的镇痛效果并不完全,这意味着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加用少量麻醉药物,甚至个别病例可能需要改为用药麻。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
其次,内脏牵拉反应也是针刺麻醉面临的一个挑战。在腹腔手术中,由于需要牵拉内脏或处理大血管,患者可能会出现牵拉痛或其他不适感觉,甚至有些患者会感到烦躁。而在胸腔手术中,患者在开放气胸状态下常常会感到胸闷不适,呼吸困难,有时甚至会发生纵膈扑动。
此外,肌肉松弛不全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腹腔手术中,由于腹壁肌肉的紧张状态,手术操作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术者具备高超的手技和准确的操作能力,能够稳、准、轻、快地进行手术操作。
为了提高针麻效果,辅助用药的应用也是必要的。在术前或术中,少量药物的应用可以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然而,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时机和用药量的大小,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总体来说,针麻在头面部、颈部、胸部的手术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适应针麻的病例也相对较多。然而,在腹部手术中,由于腹肌紧张和内脏牵拉痛反应等原因,适应针麻的病例相对较少。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和改进针刺麻醉的应用范围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