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肤出疹瘙痒

董某,男,时年45岁。1991年1月3日初诊。诉皮肤红疹瘙痒反复发作3年。近3年来每逢冬、夏两季频发皮疹,瘙痒不休,西医皮肤科诊断为皮肤瘙痒症。近2个月来其病又现,尤以腘窝、腋下、肘弯、腹部为甚,发疹部位皮肤焮红,有抓痕,自述入夜痒甚,以致彻夜不寐,皮疹受凉则痒减,故有时半夜起身以冷水擦洗方能入睡,并伴有口渴烦躁,大便正常,右胁肋在劳累后则有隐痛,2年前曾患甲型肝炎,现已愈。舌质稍红,舌苔薄腻,脉弦。

诊断:(气血两亏,血虚生风,血热之体,湿热浸淫型)风疹。

治则:益气养血润燥,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全当归18g,生黄芪30g,生熟地黄(各)24g,川黄连10g,淡黄芩24g,川黄柏15g,净麻黄9g,黄药子15g,人中黄12g,片姜黄10g。7剂。

服上方7剂,皮肤瘙痒大减,夜寐亦安,唯大便日行2次,但成形,嘱其仍服上方7剂,病即瘥。1月后因饮食不慎(进食海鲜及酒)皮疹再显,仍以上方去黄药子,加连翘12g,净蝉衣9g。再服7剂,皮疹全部消退。

按: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及成年人。多见于冬季,由于不断地搔抓而常有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有时还可伴发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等继发感染。本病属于中医学“痒风”范畴。

皮肤瘙痒症常与血虚、血燥、血热及湿热、蕴毒等因素有关,先哲云“血虚生风”“血燥生风”,瘙痒不止、游走不定即风邪特性,治疗当以养血润燥、活血祛风、清利湿热等法为绳墨。裘沛然惯用当归六黄汤化裁,是方气血并调、邪正兼顾,既可益气养血润燥,又能清热利湿解毒;佐以麻黄祛风解表;黄药子凉血解毒;姜黄活血散风通络。是以标本兼治,熨帖病机,故服药未几,霍然而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