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四味药的方子,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扫除一身淤堵、疼痛
人体的痛,多是由于经络通道坏掉了,使得里面淤积很多气血,从而导致通道不畅,痛其实相当于身体发出的信号,告诉你此处气血不通畅了。“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这个道理。
与此同时,某一段经络的不通畅,必然会使得某些部位缺少血液的濡养,这也会引发“痛”症,大多有隐隐作痛、绵痛不休、劳累后加重的特点,这种痛称为“不荣则痛”,与前者的“不通则痛”有着虚和实的差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个治痛效果绝佳的方子。
活络效灵丹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一直流传至今。
此方治气血凝滞导致的各种疼痛,包括腿疼臂疼,甚至是内外疮疡,各种脏腑积聚、经络淤堵比如癌症等病导致的疼痛。
活络效灵丹
可参考剂量为:当归15g、丹参15g、乳香15g、没药15g。
首先是乳香和没药,它们常常成对出现,可以称得上是止痛第一药。
注意“没药”的“没”字和“淹没”的“没”同音,因而不是“没有”的意思。
凡是药方里出现这两味药,那味道真的是难以下咽,但对于这么难喝的药,却是许多痛症病人的一束希望。
乳香气味香窜,味淡,善于通窍,帮人体把气捋顺;而没药气淡,味辛微酸,一般味道重的会入血分,能把体内的瘀化掉,如此一来,气顺畅了,血干净了,自然就不痛了。
乳香、没药药性皆为微温,温能通阳气,二者并用则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的要药,而且张锡纯认为它们不会太过伤及人体正气,确实是止痛非常好的药物。
因此凡是因气血凝滞导致的心胃、胁腹、肢体、关节等位置的疼痛,或是女子痛经、产后瘀血作痛,都能将乳香没药加入汤药中,而风寒湿邪导致的痹痛、四肢不遂、周身麻木和一切疮疡肿痛还可以采用外治法,将其研粉以敷在疮疡之处,起到解毒、止痛、消肿、生肌的效果。
一般乳香没药最好是生用,若是炒用则药性变得和缓,通气血的功效反而打了折扣,如果要入丸散,可以把生乳香没药打碎,放入锅中烘至半融化状态,等冷却之后再碾成粉末。
接下来是一味猛将——丹参,“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丹参十分善于活血,有扩张冠脉、降压降脂等效果。
在中医里,丹参色红入心补心,而心主血脉,心血足了自然能把血脉里的瘀血冲掉,所以很多老中医认为治血尤其是血脉不通,一定要治心,心搏动有力了,全身的血脉才会通畅,丹参恰好可以强壮我们的心脏。
丹参性寒味苦,进入血分后还能灭火包括实火、虚火,从而让人安神助眠、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因此丹参可以广泛用于心烦不眠、脘腹胁痛、胸痹心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疾病。
最后是当归,这可是血科圣药,凡是治血分的方子基本离不开当归。当归,活血养血,并辛散行气,使气血各有所归,所以叫它“当归”。
当归味甘微辛,气香,液浓,性温。当归的力量用张锡纯的话来说就是一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
当归之力能升能降,能升是因为它的气浓而温,能降则是因为其味浓而辛,想必用当归煲过汤的朋友都会对这个味道十分难忘的。
除此之外,当归还可以向内滋润脏腑,向外透达肌表,所以冬天来碗当归生姜羊肉汤真的让人舒服暖和一冬天,也就是说当归行气活血之中又可补血,如此便避免了耗气伤血的弊端。
这样一来,这个方子就非常周全了,四味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功,而且还能活血中不忘补血、祛邪不忘扶正,如此一来,不荣不通都兼顾了。
当然,由于此方特别难喝,脾胃虚弱的人怕是受不了,可以往里头加点生甘草调和一下。
当然,活络效灵丹也不是只能治疗痛症,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要是气血凝滞证的都可以用活络效灵丹加减使用。
比如由于气滞血瘀导致的肌肉痿废或者女子闭经,一般医生见此都会下各种补药,但有时候瘀血闭塞也会有这种情况,正如河流的水变细不一定是因为水少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水的上游被堵住了,而这种情况下用补益药往往很难见效甚至会有各种副作用,所以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用活络效灵丹加减。
其实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中,张锡纯先生还告诉我们如何用此方加减运用:
1.腿疼的可加牛膝,牛膝能把气血往下引;
2.手臂疼可加上连翘,连翘可以理上焦气;
3.血瘀腰痛可加杜仲,杜仲善入腰府,强腰固肾;
4.瘀血阻滞导致的腹痛,可加上桃仁和五灵脂来活血破气;
5.皮肤长疮,疮红属阳证,可加金银花、知母和连翘等清热药;疮白则是阴证,可加肉桂和鹿角胶等温热药;皮肤溃烂后新肉不长的可用生黄芪、知母和生甘草等促进清热敛疮生肌;
8.身体内部长痈疡,比如乳痈肠痈等,可加入三七粉和牛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