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的“四逆散”应用范围远超原著之见证

吕中经验

仲景四逆散应用范围远远超过原著之见证,然而就我所涉猎的资料文献中以此治鼻渊的报道尚未见到。

30多年前我拜读过林伯良先生的《小柴胡汤证的研究》,其中谈到四逆散治鼻渊,并引了日人东郭和田《蕉窗杂话》里的例子。

东郭在《蕉窗杂话》中说:“德见何某者,患鼻渊三年,百治不效。一其后于役东武,过京都时,求治于予。其人鼻流浊涕甚多,自言官书甚急,不能久留。

予答曰:凡疗病,本不能限日期,今此证不然,可径往东武。与四逆散加吴萸、牡蛎,令途中日服3帖。未抵品川,鼻水自止。此证自古以为肺家之病,多用辛夷、白芷之类,又谓风邪后余邪未解,皆无稽之谈也。实由肝火上熏肺部,上下之气隔塞所成耳”。

由此可见,四逆散治鼻渊,收效是很迅速的,还提出本病的发生是因为肝火刑肺金,然而他否定辛夷、白芷治鼻渊的效能,未免武断。

伯良对此持公允之论,他说:“加吴萸善降浊阴,但性热。又牡蛎含钙也是治鼻渊的要药。这是加减药法的一例,可作参考,但不必拘泥”。

同时也列出了一些加药法,供医者酌量择用,姑引于下:

表类之荆芥、薄荷;清肝胆的生地黄、牡丹皮、竹茹、天花粉、黄芩、黄连、龙胆草、连翘;含钙的药物如牡蛎、石决明、羚羊角、石膏;消毒排脓药如银翘、菊花、桔梗、薏苡仁等。

伯良还列举了治鼻渊宗《内经》“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说而排斥辛夷、苍耳子、白芷剂的另一些路子,如张锡纯喜用清肝胆的凉药。

李冠仙喜用犀角地黄汤以羚羊角易犀角并加竹茹。还有的人以葛根汤加桔梗、薏苡仁治愈鼻渊的。

伯良为此博引,大概是提醒人们,四逆散治鼻渊固佳,但切勿株守一法,要辨证而施用之。

在我临症几十年中有很多鼻渊者,经选用日人的方法,疗效确属非凡,对此感触殊深。

如鼻渊患者高某,40岁。已发病2年多,时发时愈,发时鼻出浊涕,先稀而后稠色黄时出异味,继则头痛牵延眉棱骨,鼻气不畅,脉沉细滑微弦,口常苦感,诚属肝火熏肺,即出东郭之意。

投以柴胡15g,枳实9g,白芍15g,甘草5g,吴茱萸6g,生牡蛎20g,夏枯草15g,红藤15g,水煎服。

嘱先服3剂以观后效。后因他病来院求治,告鼻渊仅3剂则未复发。

我用四逆散治鼻渊,若涕稠色黄有异味者,必加夏枯草与红藤,若清稀者则照东郭原意,有时也参考伯良先生所列加药法,然而夏枯草与红藤为我必用之味。

[吕中.诊余札记.中医杂志, 1995, 36 (2):119]

谢昌仁经验

四逆散是治疗伤寒少阴证阳邪入里,四肢不温,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之方,此方属于和解剂范畴,临床运用很广,如随症配合,能治疗内外科多种病患,效果颇佳。

方中柴胡、芍药为肝经要药,二药合用疏肝之效更佳,以疏肝解郁透热,柔肝止痛,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枳实下气破结,方中芍药一药当赤白芍同用,既可以缓急止痛,又可通络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解郁透热、散结止痛之效。故肝经痛证、郁热证用之皆效。

01、急性胆囊炎

方用四逆散加郁金、姜半夏、青陈皮、黄芩、茵陈、蒲公英、大黄。

《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肝,则两肋中痛。”肝脉布胁,胆脉循胁,胆附于肝胁痛常为肝胆疾患,胆囊炎病多因胆胃湿热郁结中焦,胆汁失于疏泄通降,乃发生痛证。

此时方中四逆散疏肝止痛,急性胆囊炎往往伴寒热往来,用四逆散又可和解透热;黄芩、茵陈、蒲公英、大黄、郁金、青陈皮、姜半夏清利湿热,理气和中,全方共成清利肝胆、和解透热、和中止痛之效。

02、胆石症急性发作 

方用四逆散加郁金、鸡内金、炒黄芩、姜半夏、木香、海金沙、金钱草、大黄。

此病多因饮食不节,肝胆气郁,结石内阻,疏泄失常所致。肝胆之疾,四逆散用意与前方相同,炒黄芩、海金沙、金钱草、大黄、郁金、木香、姜夏、鸡内金清利湿热,化石排石,全方共奏清利肝胆、和解透热、化石排石之效。

03、胆道蛔虫病

方用四逆散加延胡索、川楝子、胡黄连、槟榔、山楂、使君肉、乌梅。 胆道蛔虫症常用仲景乌梅丸方治疗,一般症状中脘剧烈阵痛,有钻顶之感,呕吐,手足厥冷,用之辄效。

如延日较久,疼痛时发,腹部不冷,亦不恶寒,舌质偏红,可用上方以散结缓痛,驱虫化滞,此中四逆散疏肝散结止痛。

04、急性阑尾炎

方用四逆散加薏苡仁、败酱草、延胡索、全瓜蒌、红藤、大黄。

急性阑尾炎多因饮食不调,食滞中阻,损伤肠胃,肠胃为腑,本属泻而不藏,若因湿滞蕴结,传化不利,以致气血瘀滞,湿滞郁而化热,腐蒸气血,肠痈始成,书云:“痈脓未成用大黄牡丹皮汤急下以通壅结,痈脓已成用薏苡败酱散以活血行瘀,排脓消肿。”

谢老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初起用四逆散加味法每每奏效。

少腹乃肝经循行之处,方中四逆散疏肝行气散结止痛,配薏苡仁、败酱草、红藤、延胡索、全瓜蒌、大黄以散结化瘀通腑。

05、急性尿路感染

方用四逆散加赤茯苓、车前子、木通、萹蓄、熟大黄。 急性尿路感染,往往寒热交作,胸闷,呕吐,口苦,不思食,小便频急,灼痛,此因少阳不和,湿热结于下焦,用四逆散和解透热,行气缓急,配赤茯苓、车前子、木通、萹蓄、熟大黄以和解通利。

06、尿路结石急性发作

方用四逆散加鸡内金、海金沙、萹蓄、瞿麦、石韦、赤茯苓、车前子、金钱草。

本病多因湿热结于下焦,尿中浊质瘀结,砂石阻塞,肾与膀胱之水道气滞不能宣通,引起突然腰腹剧痛,尿意频急不畅而涩痛,用四逆散行气缓急止痛,配海金沙、金钱草、篇蓄、瞿麦、石韦、车前子、赤获苓、鸡内金以调气止痛,通淋排石。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