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膏外治皮肤病经验

夏秋季节多见脓疱疮,应用三黄苦参膏治疗均获良效。审证要点为:脓疱较密集,疮黄,周围有红晕,破后糜烂,面鲜红等。此方屡试得验。变通应用方法为:若渗出较少时,可用三黄苦参膏;若脓疱破损,渗出液较多时,则改用散剂。他还常用此方治疗肘窝癣、坐板疮等,现举病案如下:

医案一

男,中年,患者因肘窝部及腘部皮肤轻度瘙痒求诊。症见皮肤增厚,呈细皱褶状,色灰褐,皮肤干燥。患此病已有年余,曾多方求诊并用多种外用药治疗,均无效验。其发病与气候变化无关,亦不影响劳作。此病的病机:风热邪毒留滞经络,久而化燥,伤及皮肤。治则:清热解毒、润燥之法。处方:黄连15g,黄柏15g,大黄15g。共为细末,以凡士林油适量,调成软膏,搽患处。二诊:用上药涂擦数日,已大见好,皮肤变软,瘙痒亦减轻。嘱继用此方而愈。按:本案以三黄膏清热凉血祛湿,凡士林涂抹在皮肤上可以保持皮肤湿润,使皮肤组织保持最佳状态,加速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

医案二

男,中年,患者体型较胖,时处夏季,因左右臀部皮肤患粟疮浸淫求诊。症见痒痛红肿,粟疮蔓涣,不能落坐,疮面有少量脓水,并向四周蔓延。此患者体胖而重,又值夏暑季节,每坐久时,暑热之气积于臀下,不能及时散发,故蕴郁为毒,发为粟疮,破溃蔓延,痒痛不已。当以清热解毒之药外治可也。

处方一:忍冬藤20g,苦参10g(二药鲜者尤佳)水煎。以棉絮蘸药液清洗患处。处方二:黄连、黄柏、大黄各25g,共为细末搽在患处。用此方两日后,痒痛即减轻,脓水逐日减少,十日即痊愈。

按:患者皮肤生疮,红肿痒痛,因此先用忍冬藤、苦参外洗。忍冬藤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治疗一切痈肿,苦参清热祛湿。用三黄散而不用三黄膏,系因皮肤表面有脓水,此为湿邪过盛,用药散搽上,燥湿效果更好,使脓水减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