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例假就拉肚子,有三种类型
在行经期内,时有便意,日泻二三次以上,经后即恢复正常,反复发作,谓之经期泄泻。此症可分三种类型:
一、脾气虚弱
多因脾气素虚,经行之时,血注冲任,使脾气更虚,脾失健运,清气下陷,湿浊不化,停滞内聚而病泄泻,症见:经血量多而淡,时有便意,日登厕四五次,便溏无臭,面色无华,口淡乏味,纳谷不香,倦怠无力,舌质淡而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细。
治宜益气健脾止泻。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0克,黄芪10克,炙升麻6克,巴戟天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苡仁12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
二、脾肾两虚
多因脾虚日久,土不制水,导致肾虚,而成脾肾两虚,经行之时,脾肾缺血濡养,而致泄泻,症见:经行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腰腿酸软,形寒肢冷,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脉沉细。
治宜健脾补肾。
方药:健固汤加味。
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苡仁15克,干姜5克,炙草5克,补骨脂12克,肉蔻10克,诃子10克,巴戟天10克。亦可服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每服各10克,日服2~3次。
三、肝气犯脾
多因经期突然大怒,肝气横逆克脾,而痛泻俱作,症见:经来偶因大怒,随即腹痛作泻,泻后则舒,舌红苔薄腻,脉弦而濡。
治宜疏肝和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味。
白芍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青、陈皮各6克,木香6克,茯苓12克,元胡10克,山药12克,炙甘草6克, 车前子10克(包)。
按
《陈素庵妇科补解》认为经期泄泻是脾虚所致。《叶氏妇科证治》认为经行五更泄泻者为肾虚,无论脾虚肾虚皆为阳虚寒侵,当以温中为要,至于肝气所致者,临床见证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