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湿内停是什么症状?
中医的水湿内停证是指:水湿停聚体内,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大痞胀,身体困重,舌淡胖,苔白滑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症状。水湿内停严重时,必须去看专业医生。但如果是水湿内停的一些轻症,也不一定要服用中药,完全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养生保健食疗方法,使症状得到改善和调理。
1、中医水湿内停都有哪些症状?
从中医体质的角度,有三种体质更容易产生“水湿内停”。气虚质:表现为易疲倦,出汗多,口淡不渴,舌淡白色齿痕。阳虚质:表现为手脚冰冷,喜热饮,大便偏烂,小便多,舌体胖大齿痕。痰湿质:表现为体态丰满,面色黄黯,油脂多,眼部浮肿,口腻口甜,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混浊。
2、水湿内停怎么办?
2.1、当出现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时,应及时去看医生,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药物。不可自作主张,盲目乱服药物或保健品。
2.2、当身体出现腰酸,头痛,疲惫,四肢无力,怕冷怕热,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色淡或月经迟来,而并未出现小便不利和水肿时,应及时去看医生。有针对性的多吃一些温肾补肾的食物,如:壮阳狗肉汤、杜仲腰花、桂花羊肉粥等,以补充身体能量。2.3、要多运动,来增加身体免疫力。但运动也要把握适度,不可过于激烈或过量,适当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有很大帮助。不要去碰生冷食物,冷饮冷食会耗伤你的阳气。
2.4、少饮酒,多吃蔬菜水果等有营养的食物,以补充能量。适量运动,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不要熬夜,否则体内的毒素就无法顺畅排除。及时就医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3、水湿内停吃什么好?
3.1、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3.2、水芹:有清热利水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3.3、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3.4、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3.5、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3.6、鲫鱼:有健脾利湿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3.7、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