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麦门冬汤的运用经验

麦门冬汤,这一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方剂,其主治症状“大逆上气,咽喉不利”,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描绘了人体内部的不适与挣扎。那么,这“上气”究竟是何物呢?它并非简单的气息上浮,而是指那种让人难以忍受的呕吐或咳嗽,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身体内乱窜,令人痛苦不堪。而“大逆上气”则更为严重,它表现为干呕或呛咳,仿佛身体内部的平衡已被打破,气息无法顺畅地升降。

而“咽喉不利”,则更是让人痛苦不堪。它可能表现为咽喉的干燥、疼痛,或是那种粘腻不爽的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堵塞在那里,让人呼吸都感到困难。这种感觉,犹如炎炎夏日中的沙漠,干涸而灼热,让人渴望一丝清凉。

传统的中医观点认为,麦门冬汤可以作为肺胃阴虚的基本方来使用。肺胃阴虚,意味着肺和胃的阴液不足,无法滋润身体,导致出现上述的“上气”和“咽喉不利”等症状。而麦门冬汤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计的,它可以滋养肺胃之阴,使身体重新恢复平衡。

叶天士养胃阴之方,便是在麦门冬汤的基础上进行化裁而来的。这体现了中医的灵活性和智慧,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对原方进行加减化裁,使其更加符合患者的需要。

在日本,麦门冬汤也被广泛用于治疗老年人的口干、咽喉干燥、呛咳声嘶、痰少粘稠或干咳无痰等症状。这再次证明了麦门冬汤的广泛适用性和卓越疗效。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有“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的症状,都可以考虑使用麦门冬汤来进行治疗。

麦门冬是本方的主药,《本经》说它治“羸瘦短气”。脾主肌肉,脾胃互为表里。胃阴虚则不纳食,久则肌肉萎缩而羸瘦。因此,我临床上常将本方用于以以羸瘦、肌肉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其一是肿瘤,如食道癌、贲门癌证见纳减消瘦、大便干结,即以本方治之。需要说明的是方中的麦门冬剂量一定要大。原方麦门冬与半夏之比为7:1,如果半夏用量为6~10克,那么,麦冬的用量就应该是42~70克。若按二版教材一升为50克的换算比例计算,麦冬的用量还要大。治疗肿瘤,天门冬可配合麦门冬。天冬含有天门冬素,也有抗肿瘤作用。江苏苏州民间有用天门冬治疗乳腺癌的经验。其二是神经原性疾病,。江阴名医夏奕钧先生治疗一横贯性脊髓炎,病人连续高热66天,全身肌肉萎缩,夏先生即以本方合白虎汤,再加生首乌、石斛治之,疗效满意。我也曾治疗一例横贯性脊髓炎,其人皮肤白皙,出大汗,全身麻痹,肌肉萎缩,不能活动,以本方合竹叶石膏汤取效。一些神经元疾病是否可以使用麦门冬汤,我正在摸索。我感觉,麦门冬汤是一张肌肉的营养剂。

也许有人会问,麦门冬汤能根治肿瘤么?坦白地说,麦门冬汤是不能根治肿瘤的,但对于肿瘤病人晚期出现的消瘦体质却有改善作用,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缓病人生命。它不是对病因治疗,而是对体质的治疗。对“治病”而言,本方却实不如放疗、化疗,但对于“留人”而言,却是有积极意义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