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黄芪,竟可治愈严重的糖尿病
降糖药真的能治病吗?
临床多年,我见证了糖尿病人从170斤瘦到90斤,我见证了糖尿病人肚子上扎满的针眼,我见证了糖尿病人服用降糖药7年,并发症一个个冒出来。
如果降糖药真的可以治病,那患者怎么会一步步掉入深渊。后来我开始寻求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后来在老家找到了爷爷珍藏的古籍,经过半年的研究,我终于发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子,后来用在临床治疗上,效果喜人。
2月份有位糖尿病人,我印象很深刻。10年的糖尿病人,长期服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肚子上都是胰岛素注射的针眼。
患者来之后第一句话说:降糖药吃的都反胃了,不想用西医治了,想试试中医。
刻诊:患者乏力、气短、心慌、爱出汗,腰膝酸软,大便干,脉沉细,舌淡苔面少津。
经过详细辨证之后,我把方子临证加减之后用给了他:丹参、郁金、黄芪、生石膏、五味子,知母,天花粉,山药、大黄。
患者服药不到1月的时候,他反馈病情,乏力的症状明显好了,血糖也降到了14点。调整方剂之后,又用了3个疗程,患者的血糖回归到8点左右,血糖稳定。诸证悉平,随诊至今,未见异常。
他说:“这才花了多少钱,想当初我吃降糖药跟胰岛素整整8年,药量越来越大,早知道中医也能治糖尿病,我就早点儿来看了。
我听了只能苦笑着摇头,那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降糖药治标不治本,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
病机属于肺胃郁热,津液暗耗或肾阴不足,痰火郁结复受燥热所致。说白了就是后天饮食影响,导致脾胃受损。
脾胃受到影响,则运化失调,痰湿不能被运化,体内的精微物质也就不能被输送,时间久了就会生痰热。 热邪会灼伤津液,往上肺缺少了津液濡养,就会出现口渴;大肠缺少水液变得干燥就成了便秘。
治疗思路如下:
知母可以滋阴润燥、清热泻火;大黄苦寒用于泄下,畅通大便,还能将邪火代谢出去。 苦寒之药损伤脾胃,所用用山药固护脾胃。天花粉能够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这里面说一下黄芪,用量特别的大,目的就是专于补气。补气,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改善患者气虚的症候,更是为了有气的推动才能生津。 大夫的职责是行医治病,很多人说糖尿病是不治之症,但其实当你为了业绩指标眼中只有利益的时候,已经得了比糖尿病更可怕的不治之症。 我一个人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不想看着那么多的患者被降糖药压上一辈子。
37岁男性,糖尿病患者,在某医院住院20余日,西医以降糖片、胰岛素之类药品治疗,中医则按消渴症与滋阴养津中药。
口渴虽止,但身体异常消瘦困乏,血糖虽减,但还时有起伏,小便比常人多数倍。
诊其脉极其细弱,舌苔中心剥落一片,且有干燥裂纹,饮食精神不振,小便时可嗅出糖气与烂苹果味。
根据脉证诊为气虚下陷,津液不升,遂处方:黄芪30g,升麻6g,山药30g,生地黄30g,玄参20g,麦冬20g,川萆薢15g。4剂,丝毫无效。
思之再三才恍然大悟:
此人脾气不足,失掉统摄糖质能力,故随津流出,黄芪量少殊难奏功。
再者前医已服过许多滋阴养津药,脾已为水湿浸泡而壅遏,脾必有瘀血水湿互阻,气不返而津不升,故口干不欲饮,法当用黄芪大补脾气,兼以活血化瘀并固肾关。
处方:生黄芪90g,升麻6g,桃仁10g,红花10g,血竭3g(为末冲服),郁金10g,苍术10g,川萆薢10g。
服两剂,血糖减少,尿量亦减。后每诊皆加黄芪30g,余药不变,渐加黄芪至每剂240g时,小便已近常人,尿中已无烂苹果味与糖气,化验尿中已无糖,血糖亦恢复正常。
遂又将黄芪逐渐减少而服之,以善其后。到减至90g时停药观察,一年后亦未反复,此病治疗1个多月,服黄芪5000g,始收全功。
糖尿病现为中老年人常见病,现代医学都认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但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治疗既要分上中下三消之不同,更要从全身所表现的症状进行辨证分型,进行整体调整。
本症糖尿病属于脾气虚兼有瘀所致,故重用黄芪多达每剂240g,效果明显。于此可见,不仅用药对症而且用量亦非常重要。但用黄芪者必须属气虚型有效,绝非所有糖尿病皆能治以黄芪。
祝谌予临床上以增液汤、生脉散合玉锁丹,再加苍术、玄参、黄芪、山药为基本方(苍术、黄芪、玄参、山药、生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茯苓、五倍子、生牡蛎、生龙骨),以脾肾为重,着重于先后天两方面滋养培本论治,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可拘泥于基本方法。
例如:
同为气阴两伤者,兼阴虚燥热者用温清饮(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当归、赤芍、川芎、生地)以养血清热,益气滋阴;
兼气滞血瘀者,以调气活血方(当归、赤芍、川芎、木香、益母草)或五香散(五灵脂、香附、二丑)加两个对药施治;
对肝郁化热者则以丹栀逍遥散加味,以疏肝清热,益气养阴。
在继承施老经验的基础上,又研制四组对药:即生石膏配知母、人参降血糖,花粉配生地降尿糖,乌梅配五味子降尿糖,丹参配葛根养血活血,生津润脉。
验方:降糖方(基本方):生黄芪30g,生地30g,苍术15g,元参30g,葛根15g,丹参30g。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若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g或加乌梅10g;
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用10g,知母10g,生石膏重用30-60g;
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加玉竹10-15g,熟地30g;
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g,黄连5g,茯苓15g,白术10g;
皮肤瘙痒,加白蒺藜10g,地肤子15g,白藓皮15g;
下身瘙痒,加黄柏10g,知母10g,苦参15-20g;
失眠加首乌10g,女贞子10g,白蒺藜10g;
心悸加菖蒲10g,远志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
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g,芡实米10g;
自觉燥热殊甚,而有腰痛者,加肉桂3g引火归元;
腰痛,下肢痿软无力,加桑寄生20-30g,狗脊15-30g。